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的历史,被世人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这一做法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是海外潮流及中国传统的完美结合,这个品牌也因而充满了朝气和诱惑。
片仔癀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据传由一位宫廷御医从皇宫携带出逃,几经辗转到达福建漳州。后来这位御医为救当地民众疾苦而悬壶济世,所采用宫廷秘方精制成片仔癀,
因其疗效显著,倍受当地百姓欢迎。
同仁堂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其服务宗旨是“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一个好的品牌,拥有贴切的品牌名称是其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虽然“王老吉”在当时饮料行业听起来中略显土气,但它包含的历史感以及国药深远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就岭南养生文化及中国传统医药来说,“王老吉”的名称无比契合了产品的独特定位。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土气的名字在无形之中恰恰正是他们所需要和寻找的。精准的定位避开了与国际巨头的竞争,王老吉区隔了“凉茶”与现代饮料的概念,打开国内饮料市场的缺口。而“王老吉” 好念、好写、好记的名称特点以及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吉祥的寓意,为后来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片仔癀”因一小片即可退癀(“癀”,闽南语为炎症、肿痛之意)。
因为片仔癀的外形呈条索状,使用时,切一薄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故称“片仔癀”。不言而喻,从字面上看,片仔癀就代表着“迅速起效”。
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同仁堂。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同仁堂是中药最有权威的诠释。但化妆品毕竟不是药,如何将消费者对药的信赖转化成对品牌衍生产品的信赖,是需要深思的。

王老吉作为凉茶饮料的精准定位,让它从根本上避免了与国际巨头的直接竞争。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明显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类似菊花茶、清凉茶等未成气候,缺乏良好的品牌推广策略,仅仅依靠低价渗透市场,无法进入主流的“预防上火”的功能性饮品市场。由此,王老吉有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的空间。最初,凉茶受众面积小,消费者认知度低,仅两广地区人群了解,王老吉凉茶具有良好的预防上火的效果。在其他地区,人们对凉茶的了解还是比较陌生。经过专业团队的细致调查和精准构思,最终确认“预防上火”——成为王老吉凉茶的主要诉求点。从“治疗上火”到“预防上火”,精确的产品定位,让王老吉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加宽松的生存环境,同时这也便于让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和接受。一个巨大的市场呈现在了王老吉的面前。
云南白药在国内是止血愈伤、消炎消肿、活血化瘀的百年良药。
而云南白药牙膏则是以牙膏为载体,采用国际先进的口腔护理保健技术研制而成的日化产品。
在与众多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中,云南白药牙依旧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中国皮肤外用药的著名药企滇虹药业,立志打造中国医学护肤第一品牌,
在中国皮肤医师协会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协助下,研发出了医学护肤产品。
在药企纷纷进军日化行业之时,滇虹药业凭借对护肤品独特精准的定位,取得了突出成绩。
片仔癀化妆品围绕“安全、健康、天然、时尚”的产品定位,致力于打造适合黄种人美肤的现代化妆品。全线产品以“含国家绝密级配方成份”的“国”字为“魂”,规划出明显区隔于市场现有护肤品的新三国系列——国密养颜系列、国粹焕颜系列、国色润颜系列,分别针对女性特殊护理、特色护理、基础护理三大需求,360°精准美肤。以“黄种人美肤,国粹片仔癀”为品牌广告语,高调签约金鹰奖双料视后海清代言,启动数千万央视、卫视、主流报纸、网络等媒体大传播工程,召开数十场招商会,与全国千家终端零售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如今片仔癀化妆品的明星系列——祛黄亮白系列已经凭借“一祛黄,二提亮,三美白,三步养出“真美白”的独特美肤机理,赢得了广大女性朋友的青睐。

对于从中低端市场切入、立志成为全国性高端品牌的企业来说,巨大的营销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采用准确的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会让巨大的营销投入,百倍放大。2003年王老吉的广告投入是4000多万,到了2004年,增加到一个亿;2006年王老吉全年的广告投入接近2亿。同时,王老吉的销售额也随着广告的巨资投入水涨船高:2003年王老吉的销售额达到6亿,2004年这一数值增加至10亿,而2005年一举跃升至30亿,巨大的广告投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因此在2007年,王老吉大手笔的广告投入,以4.2亿成为当年央视广告的标王。除了硬广等方面的巨大投入之外,王老吉灵活的广告策略,也一度成为营销界热议的话题。2008年,汶川地震的公益捐款,让王老吉一夜走红,巨额捐款也让企业瞬时脱颖而出。随后,虽然王老吉恶意使用公关炒作的手法略显流氓,但制作出的效果及带来的影响,让人震撼。
2009年央视的广告招标会上,滇虹药业以2919万元中标黄金时段广告时间——介于《天气预报》与《焦点访谈》两个栏目之间。滇虹药业大手笔的投入,在行业中一度成为焦点话题。不过企业大部分的投入还是在主业药品上,对日化及护肤品的倾斜力度较小。当然这与其护肤品的定位也有关系。
片仔癀化妆品自2009年进入市场以来,进行了持续的广告投放。2010年斥千万巨资启动央视1套、3套、6套、8套、12套高空广告,并联动全国性杂志、各省主流报纸、网络进行全方位、大面积的广告宣传;2011年,在前一年基础上进一步追加投入,央视3套集中轰炸,主流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全面联动,预计广告投放将比2010年翻翻。

在广东,传统凉茶因降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但不能经常饮用。红罐王老吉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无论是气味、颜色、包装,都与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王老吉的口感偏甜,更加大了它变身饮料的可能性。尤其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饮料的口感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功效,洋饮料就很难兼顾功效。中国人有句俗话“良药苦口”,微苦的口感让消费者更容易体会王老吉降火的效果,成为市场上唯一有下火功效的饮料。因此,王老吉滋生了有了跨界成功的希望。
片仔癀可以外敷、内服,主要针对烧伤、刀枪伤痛等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外科手术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因其疗效好,使用范围广,副作用小,被视为医药珍品。“活血化瘀”的疗效,也成为药品跨界转化为护肤品的关键。
在今天,“马应龙”以痔疮膏而闻名一时。在1582年,马应龙的先辈开设了一家小型眼药铺,研制“八宝”眼药。到了清乾隆年间,其后人马应龙将“八宝眼药”定名为“马应龙定州眼药”。如今,马应龙眼霜产品,如何扭转人们对原有产品的认识而重新了解,还需要一些时间和努力。
当然,与众多企业一样,王老吉的成长也并非一帆风顺。2005年“夏枯草事件”对于王老吉来无疑是迎头一击。由于王老吉的配方中,含有夏枯草(未被国家列入110种药食同源名录)被告上法庭,随后又因为“作为普通饮料,违规在广告中宣传功效”,不得不终止“清热解毒”的广告宣传。在夏枯草事件中,王老吉采取积极应诉,正面面对的公关策略,迅速向媒体澄清事实,并组织中医药专家撰写应诉材料,顺利赢得了官司。但是终止“清热解毒”的广告宣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王老吉的发展。后来,王老吉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王老吉凉茶及其配方的相关法律保护,最终打开了凉茶功能诉求的瓶颈。“入遗”让王老吉凉茶在功效宣传上获得了通行无阻的“护照”,也今后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庇护。王老吉颇具远见的危机运作,值得美妆企业深入学习。
策划:王璐璐
设计:傅晓瑜
合作请致电0579-82270666
Email:edit@c2cc.cn
声明:本版权归C2CC中国化妆品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