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师吉米解读2005流行彩妆——眼部妆容是重点

时间:2005年1月10号
地点:北京朝阳区育新街清芷园,吉米工作室
记者:盛星
吉米带给人们的总是这样或是那样的惊奇。
他是中国第一位签约海外的造型师。
他为许多国际著名艺人设计造型,如格莱美奖获得者JENNIFER PAGE、MICHAEL LEARNS TO ROCK乐队、拉丁天后玛丽安娜·吉。
他在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上为各国影星做形象设计,让人们知道,一个来自中国的造型师同样具有国际水准。
他为GUCCI、VERSACE、ZEGNA、MAXMARA在中国的时装发布会上做化妆设计。
他是国际大师安娜·苏来中国时的私人化妆师。
入行十年,吉米从一个最初跟着剧组干一天却只能领到300块钱的化妆师成为了如今出场薪酬十万元的中国顶尖造型师。
记者:对于流行彩妆,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您认为彩妆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主要传达出的又是什么?
吉米:我认为彩妆主要是带出人性中的一种“自我欣赏”。
中国人现在化彩妆的之所以这么少,主要就是因为很多人还不懂得自我欣赏。其实中国人中很多都是特别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而不习惯自己去欣赏自己。个性化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讲似乎还比较遥远,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现在最需要去多一点地自我欣赏,也就是培养一种“自恋”。其实自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自信。换一个角度来讲,化彩妆其实是一种礼节,一种修养,是完全把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随着现在彩妆市场的逐渐扩大,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就是只要用一两样带有颜色的东西,就可以把自己的美丽包括自信传达并树立起来。
记者:您认为彩妆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最广泛地被女性消费者所使用?为什么?
吉米:我认为是成都。
可能很多人都以为是北京、上海,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北京女性在使用彩妆方面远远不及成都女性。
如果你到成都的街头巷尾去走一走,你就会发现那里的女性化彩妆的真的非常多。其次才是上海。北京女性使用彩妆的状况和广州女性比较接近。
这可能和成都女性比较泼辣、张扬的个性有关系,因为这种个性就导致她们有一种希望在短时间内抓住吸引别人注意、抓住众人眼球的意识,而彩妆则无疑是最好的道具。而成都女孩大胆、泼辣的个性也使得她们很容易去影响别人,包括化妆。北京虽然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但北京的外来人口比较多,真正的北京人很难去“充斥”彩妆市场,因为北京人是属于一个在生活习惯和个人护理方面惰性很强的一个群体。而南方人包括不少“北漂”族才真正懂得彩妆是可以给自己的形象加分并为自己带来自信和更多机会的一个途径。上海虽然是一个国际性大都会并且深受日本影响,但它属于一个很典型地“自娱自乐”的地区。就好象小家碧玉,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圈子,营造一个氛围,在彩妆的使用习惯上也是这种风格。广州人则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味地崇拜港台尤其是香港。
记者:能不能介绍一下2005年以及未来彩妆的流行趋势?
吉米:每一年都会有它的流行色,而流行色又衍生出流行彩妆。不同的颜色体现出人们对于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感悟与意识。
前两年大家对于鲜花和水果的颜色比较偏爱, 因此鲜亮的颜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流行色。不同的年代对于色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911”事件以后,人们从一种灰暗的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中走出来,大家需要用一些鲜亮的颜色来点亮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更加明亮和充满希望。从那时起,鲜亮的颜色才被作为一种主流推出。
从2005年开始,人们意识到单一的鲜亮的颜色太过于浅薄,或者说这种纯粹的鲜亮会缺乏内涵。所以需要把这种鲜亮的颜色添加一些元素使之成为复合色。其实从2000年起这种复合色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比如在蓝色里会带有一些绿色或者灰色,使颜色更耐看更持久。不过那个年代的颜色纯度并不高,而到了2005年,人们将鲜亮的颜色大胆地混合,所有的颜色都变得更有经历感。比如蓝色、绿色、粉色、桔色、黄色等等。尤其在2005年的春夏,这些复合色除了更耐看更让人回味之外,使用起来亦更为简约。作为复合色来讲,它本身也不会排斥亚洲人的黄色皮肤。
早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内地当时习惯将眼线画得较为粗重,颜色方面多用一些暖色调,塑造出一种舞台上的感觉,就好象京剧的感觉。但现在我们会把颜色做一些调整,比如灰、黑、棕、蓝色等冷色的使用。在眼线周围包括后眼尾的处理上,以前多是拖长眼形,现在在后眼尾部位的处理则变得圆润起来,从而更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
总的来讲,对于眼睛的雕琢是今年妆容塑造方面的一个重点。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