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向哪里去?据说 Chanel, YSL,爱马仕 都去找哲学家帮忙了

奢侈品牌向哪里去?据说 Chanel, YSL,爱马仕 都去找哲学家帮忙了

现代的消费者想要的不仅是一件商品,还有商品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奢侈品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为了把握市场的潮流,奢侈品品牌们也开始各出奇招。包括Chanel,Yves Saint Laurent,Hermès 和Lancôme 等在内,众多法国奢侈品品牌都开始与哲学家们展开合作,为品牌寻求新的内在价值。

Sophie Chassat 便是与奢侈品集团合作的哲学家之一,她表示:“这种合作是为了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奢侈品行业,从而为许多问题找到新的答案。”

通过她创办的咨询机构 Angie,Chassat 帮助这些奢侈品品牌们寻求他们的“verbal identity(语言化身份)”,通过研究品牌历史的传承,寻找准确而具有新意的品牌语言,同时避免出现千篇一律,陈词滥调的情况。除了Chassat 以外,另一位哲学家 Adrien Barrot 也在与Hermès(爱马仕)合作,为后者提供类似的服务。

而和Chanel 和YSL合作的哲学家Gilles Lipvetsky 则选择了另一种方法,指导品牌如何通过语言的丰富程度,来强化品牌的价值。“奢侈品现在非常多元化。”他说道:“虽然很多奢侈品的价格昂贵,但是也有不少,比如衬衫,唇膏,钥匙环等,几乎所有人都买的起。”

虽然提供的服务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哲学家有一点共同之处:都反对滥用“创新”,“独特”,“热情”和“DNA”这些宣传中常见的词汇。在接受采访时,Chassat 表示:“现代的消费者想要的不仅是一件商品,还有商品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正因如此,Lancôme(兰蔻)邀请了哲学家 Vincent Cespedes 来打造“La vie est belle”系列香水的广告词。在金融危机大爆发的2008年,这款香水成功的在发布之后的几个月内便跻身当年最受欢迎的香水之列,排名第四。

哲学家们从这些服务中获得的报酬情况并未公开,但是法国报纸《Le Monde》预计,双方每次会面的价格预计在1000欧元左右。

并非所有哲学家都支持这样的“合作关系”,哲学家 Olivier Assouley便认为,这种行为是在“出卖灵魂”。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