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千纤草欲发力终端,首创水膜专区

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诗人和一个创立10年的护肤品牌,像两种不活泼的化学元素,一碰就爆炸。
“窈窕的步子,稍稍偏上的斜视/笑涡的细纹里,像根须一样/不断伸展的手指/欲望、笙箫、黄色小花,以及深夜的呼喊”,节选自千纤草品牌创始人蔡明勇所作的《丝瓜》,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诗人和一个创立10年的护肤品牌,像两种不活泼的化学元素,一碰就爆炸。
2017年1月10日,千纤草品牌10周年庆在江苏扬州香格里拉酒店拉开帷幕,近百名渠道商共赴盛宴,听这个低调的品牌回顾2016年的收获,以及2017年将迈出的新征程。
10年专注,领跑水品类
2006年,千纤草品牌面世,推出明星单品“丝瓜水”,至今已走10年,多项调研数据显示,千纤草连续5年水品类全网销售第一,年销达2000万瓶,是当之无愧的水品类领跑者。
目前,千纤草共5个系列,基础水系列、清洁水系列、爽肤水系列、轻护肤系列以及面贴膜系列,仅水类就多达50个SKU,蔡明勇笑称,“只有你想不到的水,没有千纤草不卖的水。”
另外,注重品牌文化内涵的千纤草,结合了红楼梦中扬州十二粉黛古典护肤配方,精心配制出的“丝瓜水”,一举成为品牌的明星单品。
事实上,蔡明勇希望将中国文化融进品牌,让千纤草成为一个消费者认可的品牌。
2009年,千纤草斥资建造了品牌原料生产基础——千纤草美肌园,而占地万亩的绿色有机植物种植基地也为品牌的高性价比保驾护航。
据悉,2016年,千纤草实现线上线下总回款1.3亿,其中,仅线上回款便达到9000万,占总回款的三分之二。
而作为电商起家的护肤品牌,蔡明勇也向记者透露其10年的电商经,他认为,互联网是把双刃剑,驾驭的好它能快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驾驭的不好,就容易引发价格战,拉低品牌价值。
10年磨一剑,在电商渠道取经10年,2017年的千纤草将拓展线下渠道纳入品牌的发展重点。“全渠道发展才是品牌健康发展之道,而过去的千纤草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成熟” 蔡明勇表示。
蔡明勇称,千纤草的定位是水膜,因而2017年品牌将继续完善水膜,不断加深与台湾、大陆科技园的合作,提高千纤草产品的科技力,来应对消费需求的变化,此外,他表示未来还将拓展卸妆、彩妆品类。
面膜细分,首创终端水膜专区
据AC尼尔森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面膜市场的规模约为300亿,与此同时,面膜在中国现有市场的渗透率为17.7%,预示着巨大的面膜蓝海市场。
当然,作为面膜细分品类的特殊分支,水膜在终端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以互联网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千纤草,通过流通渠道已经在沃尔玛、大润发、万宁等KA渠道;以及近90%的全国百强连锁上架。
千纤草事业部总经理李滨认为,极致的性价比,以及品牌高品质的背书是千纤草受渠道以及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千纤草是不折不扣的消费者品牌。
而谈及水膜专区的打造,李滨从门店经营者角度,以及品牌自身角度向记者阐述了原因:
从门店经营者角度出发,他表示,水膜能替门店引流,同时还能和年轻消费者互动。
在他看来,一方面,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青睐DIY制作水膜,水膜具有体验的趣味性,且纯天然的植物水更符合消费者健康护肤的理念。
另一方面,“水和膜具”终端集中式陈列,能相互促进2个品类之间的连带率,用水品类带动面膜纸、喷壶等小品类的销量。
从品牌自身角度出发,李滨表示,千纤草沉淀了10年,在水膜领域属于领军品牌,他透露,未来千纤草还将联合台湾水膜学院,共同研制适合终端销售的水、以及水伴侣(面膜纸、喷雾等工具)。
记者手记:去年11月中旬,记者在上海走店时发现,在无印良品、名创优品等零售场所,为水膜(爽肤水、面膜纸、面膜工具等)单独设立销售专区成为一种趋势。其实,水膜专区的背后,是消费需求升级带来的零售变革,主打植物水的千纤草,与健康安全联盟,以水膜为切入口,欲在面膜细分领域分一杯羹。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