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业创新研发大盘点 哪些品牌平安度过“中年危机”?|请回答2016

请你严肃的回答。
年轻化是一个长青命题,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苗头,但在2016年集中爆发并演变为一场全行业现象级的“中年危机”。
年轻化这一命题令2016年的化妆品行业甚为焦灼:大宝推男士护肤,宝洁持续瘦身、雅诗兰黛频繁收购小众及网红品牌……面对新一代消费者从价值观到审美观系统性转变,不少已在美业奋战多年的美妆品牌感受到的挑战不仅来自于新旧交杂的迷茫,更是来自于由内而外的自我认定危机。
C2CC传媒年终策划将从《请回答2016之年轻化》发轫,首先从研发、营销、设计三方面盘点2016年美妆品牌年轻化的努力与创新。
本篇将从研发的角度统观2016年美妆行业创新研发二三事。
2016年的中国美妆产品研发态势可用两个词概括——科技感与原创性:一方面补齐短板,不断缩小与以原创闻名的日韩品牌、以科技感著称的欧美品牌之间的差距,更新品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挽回一部分因创新断层而丢失的年轻消费者,重建并夯实市场基础。
据中国消费者协专项调查发现,约有51%的消费者认为国产产品需要更好地改进“质量可靠性,理智而从容的品质消费观念和行为,将在此后的5-10年内引领整个社会消费从品牌化、符号化转向品质化与精致化。
由此看来,科技感与原创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作为中国化妆品研发趋向,这关乎其品牌内部系统及构架保持常有常新的年轻活力,今年各大品牌更是在科研上纷纷上弦。
如中国化妆品研发第一人,前上海家化研发技术总监李慧良所说:“现在中国本土美妆品牌较之以往都有了长足进步,如自然堂、韩束、欧诗漫等近年来在研发上都表现积极。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说,本土美妆品牌在科研架构的完善性和系统性上仍有不足,仍需努力。”
那么,2016年中国美妆市场中在产品研发与创新上有突出表现,并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品牌究竟有哪些呢?
伽蓝集团:航天科技+3D生物打印技术
进击力:★★★★
2016年4月,伽蓝集团通过搭载“实践十号”卫星,进行EGF工程酵母菌皮肤功效研究项目、长白山人参籽护肤应用研究项目以及云南野生小玫瑰籽太空培育项目,三大护肤领域科研项目的研究。
早在2013年6月,伽蓝集团就首次搭载“神舟十号”开展太空生物科学研究,将化妆品中的高级成分“植物酵母菌”通过“神十”带入外太空,开展“太空实验室”科研项目。10月27日,伽蓝太空生物研究收货硕果,全球第一款来自太空实验室的美素人参再生精华液诞生,宣告#护肤进入太空时代#。
2016年9月,伽蓝集团的皮肤模型研发团队在摩根博士带领下,与世界顶尖的法国皮肤实验室LabSkin Creations合作,终于用3D生物打印机第一次成功打印出中国人的皮肤,成为全球第一家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生产出中国人皮肤模型的化妆品公司。3D生物打印首先通过分析真实人体皮肤的结构,用计算机进行模型设计,然后在实验室中,3D生物打印机遵照设计好的程序,再现外观和成分都高度近似于真实皮肤的人工皮肤。
拥有了生物打印皮肤这种体外三维结构的有机体,就可以利用它做更多的研发,包括原料功能测试、化妆品功效评估、药物开发,以及各种各样推动生物技术发展的机理性研究。
#C评论:虽不知上天之后的细胞能发生怎样的变化,但还是觉得伽蓝集团好厉害,毕竟科技创新是企业内部年轻化。长远布局科研疆土的伽蓝集团,能否成为欧莱雅式存在?
上美集团:3%研发预算
进击力:★★★
2016年11月1日,上美集团再得一员科研猛将——原日本MAX FACTOR蜜丝佛陀首席彩妆科学家谷口登志也。据悉,作为一个在日本P&G株式会社旗下的蜜丝佛陀品牌从业30年的资深科研人员,谷口登志也将任职上美神户红道科研中心首席彩妆工程师,负责未来上美所有彩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在此之前,上美已经招纳了诸多来自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上海家化等科研人才加盟。 2016年,上美集团表示预将销售额的3%作为研发预算,并将在全球建立四大研发中心。占销售额3%的研发投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与李慧良说言的科学合理的研发经费占比相符合。
上美集团今年频繁招贤纳士,壮大科研队伍的举动,上美集团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彩妆品牌面世。与吕义雄式豪言相一致,上美集团在广告投入上向来不吝斥资,那么广罗研发人才的上美集团将为中国美妆行业贡献怎样的高性价比产品呢?
#C评论:力推彩妆研发,上美集团产业布局与年轻化两手抓。如上美科研中心总监孙培文所言,“科研人才也要有一些品牌的意识,这一块要主动加强。”品牌意识的加强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工程,主动,是品牌成型的第一步。
珀莱雅:研发占比3.18%,冲击IPO
进击力:★★★
2016年5月27日,证监会对外公布,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据招股书显示,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的研发投入资金为3504万元,公司目前拥有24项发明专利,28项实用型专利以及80项外观设计设计专利。2015年珀莱雅主营业务收入为16.78亿元,珀莱雅的研发投入占当期母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18%,可见珀莱雅在产品研发上的不遗余力。
2014年,珀莱雅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与蛟龙号展开合作,通过深海科考,发掘化妆品新原料,2016年珀莱雅推出水漾芯肌新品系列。
曾任韩国第一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金汉坤,目前的珀莱雅研发中心总经理如是说,“对于企业来说,我们看不见的品质投入占了大方面,如何区分一个企业是否好企业就在于这种看不见的投入。”
#C评论:作为和不作为区别不在于成功与否,而在于是否敢于尝试。研发中心、美妆小镇、IPO并行的珀莱雅若能将中国美妆行业发展向前推进一步,则都是功德一件。
欧莱雅:环保可持续
进击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妆集团,欧莱雅一直以其高科技与创新能力著称,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还是营销上,欧莱雅的创新能力都可能为本土美妆品牌的范本。
据欧莱雅(L'oreal)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欧莱雅集团前三季度营业额增长5.6%,高达61.5亿欧元(合68.2亿美元),其研发经费占营业额总收入3.1%。
2012年,欧莱雅集团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个技术类初创公司孵化器,2016年5月,欧莱雅投资伦敦数字孵化器 Founders Factory。
欧莱雅集团在美国硅谷孵化器孵化的项目包括虚拟试妆技术、紫外线强度监测柔性监测贴纸、兰蔻出品的定制粉底项目“Le Teint Particulier”以及会呼吸的3D打印活体皮肤项目。
而近日,欧莱雅集团旗下护肤品牌 The Body Shop 建立了一个创新实验室,用于测试品牌产品的成分、改良,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欧莱雅携其众子品牌往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一路前进。
#C评论:鉴于欧莱雅的大体量与高效率研发实力,我们可称它为一个“灵活的胖子”。虽然欧莱雅总说些只有理科生才懂的话,但是如果能让“科技和创新”成为品牌标志,那也就不愁年轻化的问题了。
资生堂:“VISION 2020”
进击力:★★★★
2016年2月,资生堂宣布投资400亿日元,扩建日本大阪工厂。资生堂方面表示,资生堂将极尽所能地迎合用户的消费行为和喜好变化,不断提供超乎用户想象的产品和服务。
2016年11 月 11 日,资生堂集团中国研究开发中心的上海分公司揭幕,这是资生堂在全球第9个研发中心。除此之外,资生堂集团在北京设立了资生堂(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在日本、美国以及法国三国各设立2个研发中心,在泰国曼谷设立 1 个研发中心。
资生堂方面曾表示,资生堂集团到2020年预计将全世界各研究所的员工人数从现在的1000名扩增至1500名,而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的占比也会从现在的1.8%提升至2.5%。
依据资生堂公布的2016年集团前三季度财报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资生堂营业额总收入为6,22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70亿),按照1.8%研发费用占比,其2016年前三季度研发经费为6.66亿元人民币,对比花王、高丝等日化巨头,稍显落后。因此上海研究中心的成立可看做是资生堂“VISION 2020”战略的一部分。
#C评论:2016年资生堂虽无较为突出的创新型产品推出,但是从其目前紧锣密鼓的科研中心布局以及稳健的业绩增长率和产品性能来看,资生堂在研发上的承诺具有较强可信度。
爱茉莉太平洋:26个气垫专利注册
进击力:★★★★★
爱茉莉太平洋2016年前三季度研发经费达到909亿韩元(折合人民币5.2亿),较去年同期投入增长25.6%,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比重增长至2.1%。但从研发占比来说,爱茉莉太平洋在国际上都不能算是上流,在韩国2.1%的占比虽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909亿韩元投入则让爱茉莉成为韩国化妆品行业研发费用排名第一的企业。
爱茉莉太平洋的研发能力在世界范围内都颇具影响。自2008年爱茉莉推出IOPE空气气垫以来,旗下各大品牌已推出15款品牌气垫产品,总销量在海外市场达到650万个。
2015年7月,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成立只集中研究气垫技术的机构C-Lab(Cushion Laboratory)。目前,C-Lab开发的气垫产品在全世界共申请了177项专利,专利注册截止2016年10月共有26个。
据悉,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IOPE通过对肌肤的专业研究和对顾客的肌肤测定的“BIO LAB”,从2016年开始从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获得认证,向顾客提供皮肤基因报告结果。
#C评论:研发创新的同时,体验创新也是品牌发力新方向。爱茉莉太平洋对单一技术的专研以及多元科技的创新都能作为韩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抛去营销的成分,韩国美妆产品的高性价比却是当下获得年轻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6年,消费者对美妆品牌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各大品牌强势的营销风格,而产品研发隐于营销背后,往往成为给产品营销贴金的附着品。但是,真正品牌级的较量,必然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其中研发是最核心要素。
借用李慧良老师一句话:“产品研发要守住底线,要创造真正有利于消费者的价值。”价值必然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转化为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信心,从研发角度去探讨品牌年轻化问题,就是探讨一个如何从根部重建消费者对本土美妆品牌信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2016年已被讨论了一整年,答案就交给时间。
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