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内地开店增速达77%,李嘉诚四问四答回应撤资风波

李嘉诚强调,选择设立离岸公司,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加现代化的架构和更高效的运作模式,而公司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的回报,都将回到股东手中。实际上,撤资与否的传闻与指责,流转在各个媒体端。但在表面上,并未对现实的商业社会直接产生影响。
针对此前热炒的撤资传闻,李嘉诚终于开口了。9月29日,在长江集团的官网上刊载了一篇新闻稿。新闻稿就“为何不回应抨击”、“为何否认撤资”、“与中央关系是否有变”、“被质疑‘不爱国’”等四个问题做出回应。
就撤资传闻回应的核心观点是,在重组过程中,李嘉诚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于不投资内地。此外,李嘉诚强调,选择设立离岸公司,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加现代化的架构和更高效的运作模式,而公司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的回报,都将回到股东手中。实际上,撤资与否的传闻与指责,流转在各个媒体端。但在表面上,并未对现实的商业社会直接产生影响。
以下为李嘉诚声明全文:
李嘉诚先生就近日一些人对他和集团毫无根据的指责、似是而非的观点作出回应: ‘最近一些人对我本人和集团作出毫无根据的指责,惹来网民及传媒的关注。在此,我多谢各位的关心,并借此机会作出回应。首先感谢国内、 香港以及国外的朋友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 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集团公共事务部归纳了近日传媒的查询,作出以下回应:
1. 为什么连日受到抨击也不作回应?
根据我们的分析,是非浪潮来袭之时,正值习近平主席进行国事访美前夕,我们不想因为李先生的回应,被人借题发挥,引起更广泛的国际讨论。李先生认为,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多番强调,国家要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不应让这些毫无根据的口舌之争成为焦点,喧宾夺主,冲淡习主席的重要讯息,引起商界和投资者不必要的顾虑;李先生认为,没有建设性的语言讨伐,并不符中国政府不遗余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方向和决心。今次是李先生首次就事件作出回应,网上一切假李先生之名所流传之文章,均非属实。
2. 为何频频出售内地房地产,但仍否认撤资?
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过70%(包括国企)的架构,也选择离岸设立公司,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取得更现代化架构和更高效运作模式;我们做法相同,集团进行重组及于开曼群岛成立公司,而集团在港注册及上市地位不变;李先生个人在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
另外,对于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所得的回报,是属于公司的,并回到股东手中;一如以往,集团将继续在全球,包括在内地寻找投资机会。过去两年,集团对全球地产业务持审慎态度,加上内地房地产方面,部份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故减少买入土地,但集团在内地的发展中及将发展之总楼面面积远高于2000万平方米。
事实上,集团于内地发展中或将发展的土地,90%是从拍卖而来,而90%以上的物业均在建成后出售(酒店除外),只有极少部分保留作收租之用,集团从来也在积极等候土地“交吉”,并没有囤地(香港亦如是)。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于不投资内地。
其次,在零售方面,集团于全球现拥有逾13,000间零售店铺,其中内地由两年前的1300间增加至今天2300间,增幅为77%,扩展步伐迅速。
国家及领导人强调“腾笼换鸟”,深化改革,优化产业,以创新科技驱动经济增长,我们一直重视全球的优质投资机会和支持人才带来的发展机会,长和系在港口、基建、零售、科技及金融等方面的发展正大举前进。
习主席最近提倡“一带一路”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所以集团投资海外业务,与国家政策并无抵触,而且集团的股东也清楚,海外投资的盈利均属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终通过派息,能令股东受惠。集团以香港为家,于1980 年代已开始在国际投资及发展电讯、货柜码头、能源、零售、水厂、电网、地产、火车、飞机租赁等业务,遍及52个国家,这是集团同仁30多年努力经营的成果。
3. 内地官媒多次作出抨击,李先生与中央关系是否有变?
李先生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并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甦;个别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国家方向。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持深化改革的坚定承诺,扩大开放;李先生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习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4. 部份抨击言论质疑你“不爱国”,有何回应?
李先生儿时历经战乱,然后目睹国家改革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天天进步,内心触动不已。对于一切是是非非,李先生虽感到痛心, 但认为苏轼及白居易说得好:“此心安处是吾家”以及 “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万变社会,不变承诺”是李嘉诚先生在1980年创立基金会时对自己的格言,他更于2006年宣布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当年已把三分一资产,即超过90亿美元投放于基金会。基金会致力推动奉献文化,至今捐出逾170亿港元,当中87%用于大中华地区,还倾注大量时间、心血,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
主要项目包括创办汕头大学,于广东引入以色列理工学院,推动国家高校教育改革,带动国家创新产业发展,为主导未来作好准备;基金会同时重视医疗研究及服务,鼓励探索追求健康的世界,项目包括内地“人间有情”宁养计划,协助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康复的“重生行动”,以及协助残障人士的“长江新里程”等等。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