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品牌价值榜揭幕 哪些日化品牌成功入围?

福布斯日前对外发布“2015全球品牌价值榜”,苹果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微软和谷歌分别二三位,前三名均来自科技界。那日化行业又有哪些品牌榜上有名?
福布斯日前对外发布“2015全球品牌价值榜”,苹果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微软和谷歌分别二三位,前三名均来自科技界。
日化行业,本年度共有6大品牌(包括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上榜,宝洁旗下的吉列品牌领衔,其他依次为欧莱雅(34)、高露洁(61)、香奈儿(85)、兰蔻(96)、雅诗兰黛(100)。除了雅诗兰黛品牌新入榜单,其他5个品牌在去年均有出现,数量上未有更多增加。
入榜的6大日化品牌中,资历最老的为高露洁,公司创建历史达209年。而宝洁、欧莱雅、香奈儿则各有100年左右的历史。作为较年轻的两位,兰蔻和雅诗兰黛也分别有80岁和69岁。
而从地域看,无论任何行业,中国无一品牌进入榜单。中国何日实现零的突破,还是个众所期盼的问题。
不过,关于榜单,需要说明的是,福布斯在做品牌筛选时要求入榜品牌“必须在美国市场开展业务”,或许是觉得不进入美国这个最大市场的品牌很难真正称得上全球品牌吧。否则,类似中国移动这样的品牌跻身榜单并获得靠前名次并非难事。
入榜者:吉列
吉列(Gillette)是国际知名的剃须护理品牌,由金·吉列(KingC.Gillette)创办于1904年。2005年,宝洁以570亿美元并购吉列公司,目前,剃须刀已成为宝洁公司盈利最高的业务之一,这块的营业利润率达到32%。在吉列的助力下,宝洁控制了全球70%的剃须刀市场。也因此,宝洁在开展瘦身行动时,吉列毫无悬念地被保留。近期,吉列最新剃须刀单品主打的是旋转式球形接头,寻求剃须刀最大限度地与脸部接触。
由于品牌价值上升了7%,吉列今年的榜单排名较上年上升了1位。
入榜者:欧莱雅
与吉列类似,欧莱雅也是年虽过百仍然身强力壮的企业。
1997年,欧莱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上海设立总部。目前,在全国拥有员工4500多名,有一个位于上海的研发和创新中心以及分别坐落于苏州、宜昌和广州的三家工厂。2013年,集团将亚太区总部迁至上海。2014年,欧莱雅在中国实现销售总额14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7.7%,这使得欧莱雅在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实现了连续18年的持续增长,但排名却从去年的32降至34。
入榜者:高露洁
拥有209年经营历史的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消费产品公司,专注于口腔护理、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和宠物食品。而早在1980年,高露洁棕榄就已在中国注册公司。今年4月,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根据数据统计披露,在2014年销售排名前10的牙膏品牌中,高露洁排名第4,次于黑人、佳洁士及云南白药。此次榜单排名也是从去年的64前进至61。
入榜者:香奈儿
香奈儿是由皮埃尔·韦特海默的孙子阿兰·韦特海默和杰拉德·韦特海控股的一家私人控股公司。目前,香奈儿的产品涵盖香水、服装、手袋及手表等奢侈品领域,其最有名的是香奈儿5号香水、小黑裙和香奈儿套装。调查显示,香奈儿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中的品牌知名度最高。
在所有上榜的日化企业中,香奈儿成为名次跌落最厉害的品牌,从2014年的第70名倒退到了第85名,想必这与近一年来香奈儿手袋在亚洲的滞销有很大关系。
入榜者:兰蔻
除了欧莱雅集团的企业品牌,兰蔻成为该集团又一上榜品牌。
作为诞生于法国的高端化妆品品牌,兰蔻并非欧莱雅集团的原创品牌,而是于1964年收至麾下。一些在银幕上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巨星都曾为兰蔻代言,比如朱莉娅·罗伯茨、凯特·温斯莱特。
按照福布斯获得的统计数字,兰蔻品牌的年销售规模在45亿美元左右,接近欧莱雅集团总体营收的1/6,算是旗下贡献较大的主力品牌了。
与上述欧莱雅企业品牌一样,兰蔻排名也出现了微弱下降,从90跌到96。
入榜者:雅诗兰黛定位中高端市场的雅诗兰黛公司是最年轻的上榜日化企业,主要制售护肤品、彩妆、香水及头发护理产品。今年新上榜,位列榜末。
除了核心品牌雅诗兰黛,雅诗兰黛公司还经营着海蓝之谜、悦木之源、倩碧、M·A·C、BobbiBrown等诸多知名国际品牌。目前,已有15个品牌引入中国。
2014年,雅诗兰黛公司重启收购策略,先后收购LELABO、RODINoliolusso、EDITIONSDEPARFUMSFREDERICMALLE等多个独立化妆香水品牌,最新的一次收购是在去年12月以两亿美元收购高端面膜品牌GlamGlow。最近传出,看到韩妆正火,其正计划收购两个韩国品牌,且已有眉目。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