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速7》的那些事 电影广告如何软植入

你不知道《速7》的那些事 电影广告如何软植入

4月12日《速7》在国内首映,午夜场票房约4600万,刷新票房纪录。截至4月13日00:01分,《速7》已获票房3.91亿元。

【C2CC传媒专稿 策划/妙妙】近日,很多人刷朋友圈惊呼:“被速度与激情7刷屏了。”没错,4月12日《速7》在国内首映,午夜场票房约4600万,刷新票房纪录。截至4月13日00:01分,《速7》已获票房3.91亿元。

这样一部典型的美国英雄主义商业电影,为何会屡创新高?除了影片中各豪车齐集、飙车酷炫、特汉柔情外,“保罗情怀”怕也是推动当日票房创新高的重要原因。是的,这一位帅帅的男主角保罗·沃克,在开拍后就因车祸身亡,引起了影迷们无限的追忆和感伤。很多人表示去电影院观影是“For Paul”,也有人表示不去捧场是因为“怕掉眼泪”。

细(zhao)心(cha)的观众已经发现,借着《速7》的东风,不仅有国际品牌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植入,国内本土的品牌也有崭露头角,更有化妆品品牌也借机宣传了一把。接下来,小C就要来扒一扒《速7》的台前幕后,顺便举几个栗子讲讲品牌如何软植入,才能让消费者乐于接受。

一、《速7》,向“Paul”致敬

《速7》的拍摄可谓是“坎坷”:开拍后经历了主角保罗·沃克车祸身亡、停拍、修改剧本、复拍等系列波折,上映后一路火爆超过预期。

有影迷在《速7》上映前猜测,保罗会被剧本“写死”,然后影片却告诉我们,飙车,在影片中永远都那么拽,但在现实中要付出冒险的代价。

临近片尾,有整整10分钟是影片向保罗致敬,而一首《See you again》结合彩蛋中的“谨以此片献给保罗·沃克”,不知唱哭了多少观影者。这10分钟的硬汉柔情,让观众肾上腺素急速飙升后,带着淡淡的伤感离场。这部影片,是对逝者的致敬。

二、那么问题来了,谁来接“Paul”的班

保罗·沃克的车祸,差点导致《速度与激情7》胎死腹中,当时《速7》的拍摄只完成了一半。为了完成这一部影片,片方绞尽脑汁,由保罗的弟弟科迪·沃克和迦勒·沃克作为替身,特地模仿保罗的表情和动作,再加上后期的特效和以前六部保罗的所有镜头,才得以完成了整部电影。

在观影过程中,也许你能寻找到保罗替身的痕迹。

关于剧情,剧中为保罗的离别做了铺垫。首先剧中Brain(保罗饰)的妻子Mia怀孕,剧中有大段电话对白为Brain的告白打好铺垫。最后全体成员在海边和保罗告别;在“Last Ride最后一段”保罗的车驶向另外一条道,消失在夕阳里,镜头转白。

《速7》导演詹姆斯?温说过最难过的一句话是:“困难的不是这些技术,而是每天早上起床,到片场,知道这个人不在了,还要合成他的一颦一笑,每一句话,对熟悉他的人来说,整个过程都是一种痛苦和煎熬。”

#page#

三、看《速7》如何广告植入

小编本想为大家截下《速7》中的广告植入镜头,怎奈都太过高大上:

悬崖逃生时,保罗脚上的Vans板鞋(颜值高穿啥都好看)。

范迪塞尔开的最多的就是道奇。从飞机上跳伞的那段开是改装的Dodge 1970 Charger Coupe,值差不多10万美元。

全篇最屌的就是这辆红色W Motors Lykan Hypersport Coupe,像是变形金刚来了,在三幢楼房之间飞。它价值340万美元,要不然一般的车也没法当灰机开吧。

我们国货向来不会忘记往美国大片里插一脚。有消息称OPPO将携带自家VOOC闪充技术在电影中亮相,此与影片主人公追求的速度理念非常贴切,在海报上还出现了VOOC FASTER THAN EVER的字样。

当然啦,《速7》里的品牌植入哪只这些。小编看片的时候肾上腺素直线飙升,注意力除了在肌肉男上就是豪车上,再加上里面那么多国外的广告牌子,小编实在是眼拙不认识。毕竟屌丝般的小编只有看到伊利、蒙牛和三鹿才会说:“此处有广告,观者请慎入”。

#page#

小C唠唠:

TO影片本身:

1、作为一枚不太标jun的文艺女青年,小C一直不喜欢硬汉打架血拼的场景,但《速7》是小编迄今唯一一部挤破头,钻进影院看的提升肾上腺素的影片。

2、作为传统意义上宣扬美国英雄主义情怀的商业大片,小编觉得《速7》的成功在于其满足了观影者的遐想空间。结局暗喻保罗的离开,背景音乐恰到好处的柔软到了观影者的心窝,却又给了观影者保罗依然活着的美好想象。

3、保罗的离开为《速7》打上了悲伤的烙印,剧情上也不及前几部丰满,谷歌搜索速度与激情关键词,最热的一个词条是:Did the ending make you cry?4、《速7》虽显得冗长且拖沓,但整部剧依旧充满着亮点和泪点。

TO影片广告植入:

电影广告植入一定得讲究方法,要建立在不破坏剧情的美感的前提下,

一是要少而精,

二是要与场景匹配。

三是植入不能太生硬。

《速度与激情》系列中,汽车在电影中曝光机会多,若干年以后还能被反复品味。而国内的影片却是非常生硬,如《非诚勿扰》1和2,植入广告太多,被人揶揄为看广告之余顺便瞄一下情节,这是一个反面典型。

如今《速7》风头正胜,许多品牌想趁此机会借势上台,但也要反观自己的品牌调性与内涵,不要为了软植入而软植入,毕竟“广告之余看看电影”,这样的情况还是被大多数观影者所痛斥的。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