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过度营销有用,还要品质干嘛?
两个女强人的眼泪
【C2CC中国化妆品网专稿 作者:陈敏】2011年7月13日,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在达芬奇家居“造假门”新闻通气会上声泪俱下。对此,有网友评论:“你跟她讲欺诈,她跟你聊创业了;你跟她讲赔偿,她跟你讲慈善了;你跟她急眼,她还跟你飙泪了;达芬奇最新力作《潘庄秀华的哭泣》……达芬奇大床,今天,你睡了没有?”
新闻链接:达芬奇家居女老总声泪俱下否认造假
无独有偶,如果时间前推一年左右,也就是2010年7月31日,中国洗护发市场曾经的标杆品牌——霸王洗发水CEO万玉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出“现在做企业为什么就这么难呢?”的感慨后泣不成声。
新闻链接:霸王公布《致消费者的一封信》
也许,时过境迁,往事渐渐平淡。但两个女强人飞飙的泪水,却必须成为一种印记,牢牢地镌刻在每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内心。因为,你不知道,消费者什么时候会扇过来一记耳光,让你满脸鲜红,即使疼得流泪,博得的也不是同情,而是唾弃!更何况,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词,叫起底!
#page#
2013年,行业关键词:起底
今年行业的烦心事不少:比如《资生堂防晒致中毒 欧舒丹铅超标》,比如《妮维雅抗衰老功效误导消费者》,但9月份和10月份接连被起底的两个品牌,更让人思考:
新闻链接:《温碧泉化妆品被指抄袭国际品牌主打产品无批准文号》
《澳雪被指虚假宣传 “矿泉精华”有名无实》
上述两个品牌分别是国内补水及个人洗护的翘楚品牌,据传温碧泉销售过10亿,而澳雪与宝洁、中山美日等三家牢牢把控珠三角沐浴露一线阵营,年销售也超过5亿。
也许起底一次,不能动摇根本,那么两次、三次甚至更多呢?古语云:“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很可能是一些已经死了的品牌最贴切的写实。
在当今自媒体盛行的年代,起底的成本很低,被起底的代价却十分昂贵。一篇微博或者朋友圈的一则微信,都足够涉事者挠上一阵头皮,而且即使头皮屑搔了一地,结果很可能还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甚至说什么都不是!一旦起底,除了“原罪”昭然若揭,其余都是浮云。
#page#
行业的“原罪”之一:过度营销
在中国化妆品行业,不客气的说,没有“原罪”的企业就像外星人,可能有,但真的没见过多少。这里的原罪并非单指触犯法律,而是更广义的诚信、品质、透明、公开等范畴,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的从业态度。而过度营销,用力过猛!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原罪之一。
这是一段时间久远的原罪史!
早在1997年,重庆奥妮公司推出了“百年润发”,主打“首乌”天然配方,当年实现了数亿元的销售额。同时期的还有索芙特,其海藻减肥香皂、木瓜洗面奶名声大噪,随后推出的索芙特防脱育发香波,更是创造过单品销售过亿的奇迹。但最终,事实告诉我们:这些“概念营销”胜者的辉煌只是一阵轻烟,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
有人戏称:日化洗护行业的潜规则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像天山雪莲,深海鱼油,矿泉精华等各种原先只在玄幻小说中露脸的天才地宝,却因勾引消费者的需要纷纷入世,无论企业实际生产中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成本上是否能够做到,最终构筑的是市场的空中楼阁。
曾有人说:中国市场太大,消费者太多,即使骗一圈也要三五年。但看看国际知名传播咨询机构凯维公关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在进行购买决策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英国及中国消费者认为《企业的“诚信度与透明度”和产品的价格与品质同等重要》。消费者已经觉醒并在不断成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努力,但让消费者失去信任,却只要短短几天。
所以,博傻的做法,必会被消费者扇记耳光!别再把消费者当傻子!过度营销的基因其实就是死亡的基因!
如果过度营销有用,还要品质干嘛?
#page#
“保底与洗白”
笔者理解企业发展中实力积累的种种艰辛与“擦边球”,但这不应当成为企业或品牌发展历程永久的主题。
笔者希望,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一个保底的心和洗白上岸的欲望!
保底的心,在于保住企业经营的道德底线,不昧着良心赚钱;洗白上岸,在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投入,让品质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有人说,店家是品牌商的“丈母娘”,而笔者想说,消费者才是“梦中情人”,一个被“梦中情人”嫌弃的品牌,别说讨好“丈母娘”,可能连见“丈母娘”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生活就是如此。
林肯说过:“你可以在某个时段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长时期欺骗一部分人,但你绝对无法在所有时间里欺骗全体人,这就是历史。”所以,我们应当对市场、对消费者、对规则怀有敬畏之心,真正做强做大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民族产业。
陈敏,资深媒体人,行业研究者。2003年加入C2CC,现任C2CC总编。对化妆品行业研究多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主持编撰第一本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蓝皮书。服务于宝洁、日本佳丽宝、奇华顿、道康宁、丝宝、蓝月亮等品牌企业,是上海荣格、国际决策者论坛的客座讲师。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