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牙膏智斗洋品牌 高价+营销夺回大市场

C2CC中国化妆品网讯 半年前,当两面针的财务报表被公诸于众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哀叹,曾经是“国产牙膏第一品牌”的两面针如今已风光不再。 “一口好牙,两面针”这句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也只剩下回忆。去年上半年,两面针牙膏销售数据仅为0.46亿元,市场份额已经不到1%。甚至有人戏称,两面针已经被洋品牌“挤瘪了”。
但“一叶”终究无法“障目”,尽管在低端市场,高露洁、佳洁士等洋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本土企业并未束手就擒,事实上,在今天的中高端市场,唱主角的却是云南白药、重庆登康和纳爱斯这样的本土企业。根据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在中高端市场,本土企业以60%以上的占有率领跑同行。
就在最近,两面针重振旗鼓,推出了一款售价高达59.9元、“100%纯中药”的消痛牙膏,并放出豪言称,“这可能是一场改变牙膏市场的革命”。
高端牙膏横空出世
要了解国内牙膏高端市场的情况,必须从2004年开始说起。
2004年的一天,身为云南白药董事长的王明辉正与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
“我刷牙经常会牙龈出血,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往牙膏里加一点点你们的云南白药,想试试看有没有效果,结果没想到加了之后,刷牙还真的就不出血了。 ”一位朋友对着王明辉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时的他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居然直接促成了本土企业第一款高端牙膏产品的诞生。
#page#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在苦于寻找企业发展新突破口的王明辉一回到公司立即就“中药+牙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且亲自率领公司研发团队进行科技攻关,目标就是打造一款加有云南白药活性成分的牙膏。短短一年之后的2005年,云南白药牙膏横空出世,价格是令当时所有销售商匪夷所思、不敢相信的22元,他们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谁会用22元钱去买一支牙膏?花同样的钱,他们至少可以买两支佳洁士或高露洁。
但实际证明,作为当时国内牙膏市场中唯一一款定位中高端的牙膏,尽管一经面世就立即面对众多几元一支、十几元一支的“对手”围攻,但这也让它立即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尤其是在产品诞生之初,云南白药利用自己独有的销售终端,药房来销售这款昂贵的牙膏,立即将自己的产品与其他所有牙膏区分了开来,与独特、高端和功效联系到了一起。在那个时候,很多人在购买云南白药牙膏的时候,并不是将它当做牙膏,而更多的是将它当做了一种中药来使用。
2005年9月,云南白药牙膏的销售量达到90万支,销售额接近1500万元。当年12月底,云南白药牙膏完成全年销售8000万元。 2006年,又是一轮高歌猛进,重点市场从当初的5个增加到10个,全年实现销售2.2亿元。
如此一来,从诞生起只有短短18个月的时间,云南白药牙膏实现总销售3亿元。
到2012年底,云南白药牙膏的月销售额超过1000多万支,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从诞生之初匪夷所思的“谁会用22元钱买一支牙膏? ”到凭借中药与牙膏的成功“联姻”、成为今天本土品牌中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云南白药牙膏的诞生让所有人看到了两个全新的领域:一是牙膏与中药的结合,二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中高端市场牙膏大为有利可图。就这样,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就此拉开大幕。
营销方式等待创新
2004年的时候,你也许有可能用22元去买一支牙膏,那么到了今天,你会不会用60元去买一支牙膏?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即便你选择了这样一支天价牙膏,会不会也仅仅只是“过把瘾”而已。
就在几天前,国内另一家牙膏生产商两面针宣布,推出一款售价高达59.9元的全新中药消痛系列牙膏,高调杀入中高端牙膏市场,而在同时推出的同一系列的另两款产品售价则同属中高端,分别为29.9元和39.9元,两面针之所以选择高调进入中高端牙膏市场,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一个系列的新产品来抢占云南白药牙膏的市场份额、并改变目前公司发展疲软的状况。
#page#
根据两面针公告,2006年,两面针牙膏销量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点,销售额达3.12亿元;2007年,牙膏收入下降至1.78亿元;2010年,进一步降至1.01亿元的低点;而2012年上半年,两面针牙膏收入仅0.46亿元,市场占有率不到1%。回想当初那句家喻户晓的“一口好牙两面针”广告词,两面针确实正在一条陡坡上急速下滑。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两面针方面对于这系列牙膏的推出非常重视,公司希望借此重铸两面针牙膏当年的辉煌。 “对于两面针来说,我们的品牌力是够的,但欠缺的是一款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 ”两面针口腔事业部新任总经理罗怀宇说,他甚至无不乐观地预计,两面针此举,“可能是一场改变牙膏市场的革命。 ”据悉,两面针上述新品是国内首款国家2G制药标准(国家2G制药标准,即《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GAP)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简称)制造的牙膏,为两面针博士后工作站科研人员对1000多种中药材进行系统研究,历经5年临床和医学验证方才推出的,自称100%纯中药功效成分。两面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一位研发人员表示,“我们的出发点是通过刷牙这种最健康最简单的方法帮助消费者消除口腔痛苦。 ”
其实,这并非两面针第一次走高端路线。2008年,该公司就曾推出“御方”牙膏高端系列,尽管从消费者反应看,效果还不错。但从年报数据来,“御方”牙膏未能使得两面针在牙膏领域实现反攻。
此前,对于两面针的没落,外界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两面针的问题不在于研发、生产等硬件条件,而在于公司背后笼罩的国企弊病及营销方式缺乏创新。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冯建军表示,牙膏主要是靠营销做起来的,这关系到两面针的营销策略和渠道推广能力,包括整合传播、广告怎么投、宣传如何推广、渠道分销如何组织。在他看来,两面针能不能起死回生,再创辉煌,关键在于上层链条能不能摆顺,在市场营销上能不能与时俱进这两个方面。 “但是这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管理,组织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总经理和决策班子有没有真正的竭尽全力,有没有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如果总经理说了都不算,或者被行政力量不断干预,那么任何人换过去都比较难做。 ”
只要对的不怕贵的
对于国内高端牙膏市场,云南白药虽然一家独大,但并不意味着其余国内品牌并没有动作,除了两面针之外,片仔癀也在2011年推出一款“深养型牙膏”,全力进军高端牙膏市场。除此之外,广药旗下的敬修堂推出中药调理牙膏,哈药集团旗下的三精制药推出双黄连牙膏,冷酸灵迅康继续主推抗敏感药物牙膏……这些产品定价少则20多元,多则将近50元,超出普通牙膏价格的数倍,成了牙膏中的“奢侈品”。数目虽然众多,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高端牙膏市场,外界认为真正成功的高端中草药概念牙膏只有云南白药,从这一角度来看,中草药牙膏市场上的高端品牌确实依然有着巨大空缺。
#page#
记者近日前往位于杨浦区的大润发大卖场进行了采访,多数消费者的观点表示能够接受30~50元价位的牙膏,对于新品种他们也想尝试一下。 “平时都用黑人、云南白药,舒克也用过,对于牙膏我的态度是各个牌子轮着用,对于新产品也想体验一下是否有他们说的效果。 ”一位正在选购牙膏的倪小姐表示,对于刚刚面世的两面针那支59.9元的牙膏,自己也有意愿尝试一下,“价格当然是偏贵了一些,但是如果真的有他们所说那种很好的效果,我想我一定会经常购买的。只不过买回家了可能不会当牙膏用,而是当药用,等牙龈不舒服的时候用一下,好了就再用其它品牌,毕竟这个价格确实有点太高了。 ”
另一位在超市购物的唐先生也表示,如果中草药牙膏真的有效果,那么自己一定会坚持使用,“现在很多人都有口腔问题,医院会建议患有牙周炎的人每半年去洗一次牙,但去医院耗时耗力,洗牙只要一会会,但排一次队就得半天,如果刷牙就能同时起到效果,那么我一定会坚持使用那个品牌。 ”
在国内某知名购物网站上,记者也进行一次调查,在牙膏类产品的销售方面,一款单价33元、针对口臭和牙龈出血的云南白药牙膏高居榜首,其月销量差一点点就突破了一万支,要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家网店的销量而已。
由此可见,至少在上海市场,相当一部分顾客对于牙膏的价格肯定会有考虑,但只要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哪怕60元的高价,也并非不可接受,关键还是在于效果。
据悉,两面针的消痛系列产品目前并没有进入上海市场,该公司口腔事业部销售部的工作人员的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两面针消痛系列新品牙膏暂时不考虑流通渠道,新品渠道由之前两面针的大流通渠道改为聚焦KA (连锁卖场、中型以上超市等销售场所)渠道,另外,新品目前销售的区域主要在两面针的大本营广西市场,下半年可能进入广东市场。而根据南宁市场方面反馈的信息,在两面针新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