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护肤品未必就是温和有效的

纯天然护肤品未必就是温和有效的

  有些人购买护肤品,一听导购小姐说“植物”“天然”就心动不已,听到“化学”“人造”就嗤之以鼻。纯天然的成分真的能让人完全放心吗?而化学合成品就完全会危害肌肤吗?更新一下自己的美容观念吧!科学看待护肤品中的天然成分,不要盲目追求“小清新”!

  植物不等于温和或安全

  为什么纯植物、天然听起来那么有吸引力?因为“植物更温和,不刺激”——近几十年来最红的美容谎言!

  植物无刺激?恰恰相反,植物是最大的致敏原之一。每年单因“花粉过敏”致病的人,远多于“脏空气过敏”、“化学污染过敏”。对于植物的偏好甚至崇拜,多来自传统草药学和各种“经世古方”,正如我们对中医的认识:温和调理,见效缓慢……然而,不要忘记,历史上有过“手到病除”的神医,也不乏“一剂致命”的虎狼药。古老的草药为什么不再能快速地治愈疾病,并非因为它们真的都那么“温和”,除了原料品种、制作方法的误差或改变,还有可能在于“彼时药”未必能医“现时病”(疾病也会进化和变异)。

  许多植物带毒,某些剧毒植物的成分或作用机理太过复杂,至今仍是人类无法解开的谜。有趣的是,不少有利于皮肤的植物成分,其作用原理也尚未完全明确。听起来很不靠谱?“复杂”和“多样”本就是大自然的特性。

  所以说,含有植物成分的保养品,其安全性不见得比其他保养品更高,也未必见效缓慢。所谓“植物保养”或“天然保养”,指在传统的基础保养品配方中,尽可能地加入植物萃取成分,而“有机保养品”则意味着所选取的大部分植物原料,经过有机认证——这一切,仅表明“原料来源”,最多说明生产制作过程比较环保,与“护肤效果”没有绝对关系。

  天然成分也是化学物质

  有些打着“天然”旗号的品牌,喜欢在产品中加入些许花瓣或草叶,显得漂亮可爱,但你把原片花瓣贴脸上,会有丝毫作用吗?“植物成分”和“纯植物”是两个概念,前者指“提取自植物的活性物质”,后者就是干贴在脸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花瓣树叶。也许有人说,一些植物的汁液确有护肤的效果,但那也是因为其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发挥了效用。现代生物科技正是在努力分析研究并尽量精确地分离出“自然成分”中切实有效的“化学物质”并加以利用。

  100%纯天然不存在

  一瓶面霜中含有什么?水、油、溶于水的物质、溶于油的物质……如何让它们相互融合并保持性状稳定还能被皮肤吸收,就需要各种成分的参与配搭以及一系列制作工序的介入。

  也许你听说过“乳化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在被这些名词吓跑前,必须先明确两点:首先,既然是制作“护肤品”,就不该有哪类物质对皮肤“特别坏”;其次,所有物质既可能源自天然,也可能出自人造。

  天然成分的品质、产量,往往受产地和天气的影响较大,无法像人工成分那样稳定。迄今为止,除了极简单的原料性产物如整瓶橄榄油、矿泉水,市面上并没有出现一个复杂、稳定又高效的配方能够百分之百用到纯天然物质,就算有这么一件产品出现,除了满足“天然控”的心理需求,也不会有美肤奇效。

  “小清新”也会“重口味”

  本来,“天然”、“植物”指的是材料来源,“高科技”则指制作手段,之间并没有冲突,但在一些彻底的“自然派”眼里,只有自己动手,才算得上“返璞归真”:有机蔬菜、水果、蜂蜜、奶制品、动植物油、花卉、粮食,统统无农药无有害添加,材正料鲜,直接榨汁磨粉调和后,就往皮肤上抹……这样的DIY,我们并不赞成:不仅无效,其“成品”还可能对皮肤过于“重口味”,反而造成刺激和伤害。

  美容制作领域不崇尚“复古”。现代天然化妆品制作的最大进步之处,在于原料中天然活性物质的选取、分离、提纯并与其他物质的合理搭配,这绝非普通人在厨房中根据“家传秘方”就能轻易制作出来。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