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妆品”用法有讲究

“药妆品”用法有讲究

    先说一说“药妆品”一词的来历

    “药妆品”这个词,最早来自法国的薇姿,最初人们对它的理解就是有药物作用的化妆品。在1998年,法国的薇姿化妆品进入中国,其醒目的“全球只在药房销售的化妆品”广告语,第一次让我们知道,原来药店里也可以卖化妆品。之后“药妆”概念一度表现得热力四射,各大药房都开设起了“化妆品专柜”,宣传各种美白、祛痘、消斑、除皱等功效的化妆品开始充塞其中。

  化妆品竞相进药店

    一位给某连锁药店提供化妆品的代理商表示,许多具有美白、祛痘、祛斑等特殊功效的化妆品都希望进药店销售,因为药店能给消费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消费者对药店的信赖程度明显要高于一般的商场和超市。而且,在药店销售的同类产品不多,走药店销售更容易让产品品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普通人都认为,药店卖的化妆品一定是具有某种治疗效果的。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去药店买“药妆品”,不同的药店会有不同的推荐。

    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一些依附于居民小区的药店,一般没有大众意义上的化妆品,销售人员往往把一些祛痘、消斑等疗效的OTC皮肤乳霜当成“药妆品”推荐。记者在北京朝阳区的团结湖、红庙一带走访了五家药店,均属这种情况。

    二、而开在一些高档写字楼里的药店,则会挂着“药妆店”的牌子,花大力气售卖一些时尚化妆品。在北京朝阳区昆泰大厦的一家药房便是如此,其一层所卖的化妆品并非药店专售,他们只是借用了药店的地方卖普通化妆品而已。

    三、另有一些药店的化妆品,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如薇姿、理肤泉、依泉、雅漾。北京金象大药房、北京宣武区沃尔玛超市入口处的“爱心中联大药房”,以及白纸坊桥附近的“天天好大药房”都是如此。#page#

    药妆是药还是妆?作用究竟有多大?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副理事长张晓梅表示,在美国,药妆与普通化妆品最本质的不同就是,药妆是按照制药标准来生产的化妆品,它是化妆品的一个细分市场,其产品更有针对性,如暗疮、过敏、色斑、过度衰老等问题皮肤。国外药房专销化妆品的配方必须完全公开,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需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公认的致敏源。它与普通化妆品的最大不同,就是配方总是尽量精简,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甚至表面活性剂,而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针对性强,功效显著。

  张晓梅表示,目前,在我国销售的“药妆”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公开配方,但由于“药妆”是按照制药标准生产,其安全性会高一些。但也并非人人适用,还是需要根据个人的皮肤状况来选择。

  安全性,往往是“药妆”极力渲染的内容。一些适合大众使用的“药妆”,其实只是借用了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的概念,但它毕竟不是药,其真的能给皮肤带来什么惊人变化,谁也说不好。

  加强“药妆品”管理作用巨大

  化妆品走进药店销售,并无不妥,而最让人担心的是,搭乘药店“顺风车”的那些打擦边球的药用化妆品,也常常被人理解为“药妆品”。人们认为,选择到药房选购专销护肤品,不仅能得到来自有医学背景药剂师的免费健康护肤咨询,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专业皮肤测试仪的免费测试和专业的护肤建议。

  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中国产经新闻报》报道,有关皮肤科专家指出,乱用“药妆品”最终导致的皮肤疾患已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5%~1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分子生物学的一位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药妆品”的管理。与医药行业相比,美容产品的利润比药品高了很多,于是利润丰厚、投资风险小、技术要求较低的“药妆品”成了一个日益崛起的行业。“药妆品”仍归属于化妆品,由于界限的模糊,会使部分“药妆品”钻空子,借机夸大宣传疗效。

  而且,药监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能否经销化妆品并不在药监局的职责范围内,目前也没有相关法令禁止化妆品进药店。药店只要有经销化妆品的卫生许可证,就可以经销化妆品。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汪晨表示,目前皮肤医学与美容已无明显的界限,许多皮肤用药就是一种美容护肤品,最关键的还是要对症,不能盲目购买。只有对症了,无论是化妆品还是药品,都能带来美容护肤的效果,否则只会产生反面作用。比起普通商店的化妆品柜台,药店还是讲究了一个“药”字。购买前,顾客需要接受培训医师的皮肤诊断,以了解何种化妆品最适合自己,并学会正确使用方法。

  专家认为,将“药妆品”纳入独立管理,避免消费者盲目购买,才能真正发挥“药妆品”的作用。

  消费者选购时,对于一些过新,并且没有国家卫妆、卫妆特和卫妆进准字的产品要格外警惕。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