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化妆品违法广告增多 要谨慎消费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公布的上月广告监测报告显示,宣称“永不反弹”的医疗美容、化妆品广告和乱打名师牌的教育培训广告违法现象增多。
据统计,市广告监测中心上月在全市电视、报纸、网络、广播中共发现了1102条次涉嫌违法广告,在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类违法量降低的情况下,医疗美容、化妆品广告的涉嫌违法量和违法率却都有明显增多。其中,医疗美容类广告涉嫌违法量由4条次上升到22条次,涉嫌违法率高达2.18%;化妆品广告涉嫌违法量由14条次上升到30条次,涉嫌违法率增加0.2%.市广告监测中心指出,这两类广告问题主要集中在:夸大效果,宣称“一次见效,永不反弹”、“快速、安全、无副作用”;使用高科技概念炒作,欺骗误导消费者;使用他人名义作保证或以暗示的方式使人误解效用。
在此提醒爱美女士,众多令人心动的医疗美容和化妆品广告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一定要谨慎消费,不能完全听信广告内容。
另外,继3月份名为《试题猜想》一书的广告叫停之后,近期又出现了一些违法的中、高考教育培训类广告,在监测的10144条次此类广告中,乱打名师牌,夸大培训效果,使用模糊概念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宣称“名师2对1,单科提高20-70分”,有的还称“毕业后包分配”、“培训后年薪10万元”等,真实性令人怀疑。
广告监测中心指出,很多家庭盲目听信广告,致使考生过于依赖培训,不能端正学习态度为考试做准备。
遇到此类广告一定要问清楚,不要盲从。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