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强:在变幻中突破

城头变幻大王旗。市场的竞争永远充满了不确定,今天还能笑傲江湖,明天也许风头已被后来者抢去,只有永远保持前进的冲力,才能在复杂的竞争里永处不败之地。
奇强,这个日化行业的领军代表,此时此刻,正回味着这种莫明的滋味。1992年开始涉足日化行业,1995年缔造洗衣粉的奇迹,此后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正当它踌躇满志准备继续一路高歌的时候,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横空出世。雕牌,仅用了一年,就打压下奇强迅猛发展的势头,掀起了比之更堪完美的洗衣粉风暴。而今,在洗衣粉的销量上,两者已是一倍多的差距。
随后,立白、传化等一批民营企业也开始在这个行业兴风作浪,而外资的降价更将这一场战争白热化。奇强顿时被卷进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中。落后就要挨打,奇强开始寻求变革,在变幻的市场中力求再续辉煌。
作为新一代的日化领军人物,奇强的地位是极其引人注目的。当浪奇股份已很久不再生产洗衣粉,活力28与诚志股份也将日化主业置换,白猫刚刚才借壳上市,奇强所属的南风化工是唯一一个化工类的绩优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日化行业的前五甲企业中,南风化工也是唯一一个国有企业,既有民营企业所难以企及的融资渠道,又有着上市公司赢利的硬性指标,既要在市场中参与竞争,还要让企业保持一定的利润。和其他企业倾力打造日化航母的扩张不同,南风化工还在从非相关多元化方向寻求新的增长点。
和其他纯粹的日化经营性企业不同,南风化工的另一个角色是元明粉产销量世界第一的化工集团,就连雕牌洗衣粉自身的原料都要靠南风供给??纳爱斯卖出的每吨洗衣粉中,就有400公斤是南风的元明粉。对于南风化工而言,这一块,是不需要惨烈竞争就唾手可得的利润源泉,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打开南风化工的网页,“世纪南风”的口号跃入眼帘,打造百年老店正是这家日化企业的终级目标。
今天的奇强,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改变是必须也是必然的,只是这场变革究竟会不会让奇强重新傲立潮头?
一、崛起
奇强的发家给人的感觉是悄无声息的。南风化工背靠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盐湖??运城盐湖,还拥有江苏洪泽、四川眉山地下芒硝矿藏的资源优势,年产135万吨无水硫酸钠、16万吨硫酸钾,规模位于世界之首,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化工原料供应商。
全国大部分洗衣粉企业都在这里拿原料,让南风化工看到了自己的潜在优势。那就是如果自己做洗衣粉的话,成本上可以下降很多。对于洗衣粉这种低值易耗的大众消费品来说,低廉的价格是一个很好的市场优势。奇强成了南风集团涉水洗衣粉的先头兵,开始了一段辉煌的征程。
九十年代初期,日化市场完全是外资品牌的天下,广告、促销的狂轰乱炸,让没有实力的国内企业被迫暂避风头,躲在外资还没有进入的农村市场苟延残喘,奇强自然也是选择了农村作为自己起步的根据地。没有想到的是,实惠的价格和过硬的质量,奇强首先在本省和周边市场稳住了根基,并渐有星火燎原之势。靠着在农村市场的蚕食,奇强的销量逐渐爬升,到1995年,已达到8万余吨,有了可以扩张的底气。
奇强敏锐的把握到当时的社会现状,随着国家通货紧缩,物价指数持续下降,物美价廉的产品成了消费者的新宠,而且在庞大的农村市场,各种品牌良莠不齐,都只是在局部地区占据一定的份额,根本没有一个领导性的品牌。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市场上风光无限的外资品牌由于昂贵的价格,根本无法顺利的渗透到农村。而且尽管在城市市场,外资凭着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广告几乎家喻户晓,但媒体广告在农村却不是消费者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农村市场的流通渠道也不如城市完善,农民群众基本上是能买到什么就用什么。
空档就是机会。农村市场的广阔让奇强看到了一个可以做大的前景,如果能够进入这个市场并早日成为主导产品,那就有绝对主导了整个洗衣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于是以“农村包围城市,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为宗旨的上山下乡运动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
占领每一个有火车的地方,奇强的第一笔重彩就从这里开始。300多个办事处迅速成立,3000余名销售人员急赴全国城乡,1000多辆送货车涂上奇强的宣传广告开始奔跑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在绕开经销商批发的正常渠道,利用送货车的便利,奇强把产品直接销售到终端,减少了销售层递的费用,价格的优势就凸显出来。解决产品流通在中间渠道的截留和停滞,奇强从终端牢牢的抓住了消费者。
在宣传上,奇强采取了针对农村市场的独特销售方法。如采用现场演示,利用赶集的聚积效应,搞模特表演、文化演出,还有免费电影,小广告小传单和去污力示范。这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产品和人民“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奇强因势利导,以每年刷60万平方米墙体广告的速度让洗衣粉广告遍布农村的土墙雨棚,直接走进群众的生活中去。以至于在中国北方,如果你坐火车旅行,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很多奇怪的地方都有奇强的广告,比如一段老旧的砖墙上,一支乡镇企业的烟囱上。
于是,当外资品牌仍在城市市场呼风唤雨时,2元一袋的奇强洗衣粉却成为了农村市场上的“高档品牌”,并且一天天扎稳了自己的根。凭着庞大的经销网络,奇强洗衣粉的销量从1995年的8万吨迅速上升到1997年的23.5万吨,在外资品牌的眼皮底下登上了全国销量第一的宝座。
二、进城
然而,在很多人特别是城市人的眼中,奇强还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虽然销量上奇强已将外资品牌远远抛在身后,但知名度不高仍是奇强的软肋。此时的城市市场,消费水平也卷入了低价潮流。农村市场的稳固和价格的巨大优势让奇强拥有了与外资叫板的豪气。
1997年3月,南风联手清华大学创办日用化工研究中心,研制更适应城市人群需求的新产品。同年,奇强的包装进行了彻底的改头换面,过去土气的外貌焕然一新,奇强进行了第一次品牌提升。
面对外资品牌在城市市场的强势地位,奇强定位中档,避开与外资品牌争夺激烈的高端市场,定价比汰渍、奥妙等低出一个等级;同时,在具体的营销战术上,不全面拉开战线,不与宝洁等拼广告,而是采取闪电战术,攻取重点市场。
1997年,奇强在北京利用洗涤用品展销会之机,突施“风车行动”,在展会上、商场里、公园中,送出30万个奇强风车,同时辅以媒体广告,大大风光一笔。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2%迅速窜升至30%。1999年,在上海,奇强趁着白猫资金周转不畅之际突然发难,推出和佳美洗衣粉功效相同但价格低30%的加酶加香洗衣粉,再加上东方台和地铁、小区的灯箱广告,三个月内就使销售额从40万元攀升到200万。要想在兵家必争之地却又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上海取得一席之地,无异于虎口夺食,而奇强小投入、大回报的“四两拨千金”却成就这一奇迹,赢得了精明挑剔的上海人的认可。2000年,奇强被上海市商业中心评为本地市场畅销品牌。
凭着庞大的经销网络和一个个“闪击”战术,奇强在1999年迎来了巅峰,年销量38万吨,占据了全国洗衣粉市场19%的份额,以15万吨的差距将第二名的德国汉高远远抛在身后,并迫使宝洁、联合利华不得不调整其在中国洗衣粉市场战略,开始收缩战线。
以农村为基础,稳步进军城市,面对国际名牌的逐步后退,奇强仿佛走上了一条阳关大道,即将迎来更大的辉煌。
三、狙击
1999年,当奇强连续三年销量呈直线上升时,终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在洗衣粉的包装袋上打出第一的豪迈口号。对于奇强来说,进军洗衣粉开始,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从农村到城市,奇强都是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奇强仿佛看到了一个尤为灿烂的美景。
就在同年,地处浙江丽水、以生产透明洗衣皂闻名的雕牌也悄然将洗衣粉换上了新包装,上面写着采用了“世界仅有四台之一的全自动喷粉设备”。谁也没有认真想过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因为此前雕牌洗衣粉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什么波澜。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雕牌已悄悄的在全国布点,准备年后点燃洗衣粉行业的风暴。
一则“妈妈,我可以帮你洗衣了”的雕牌洗衣粉广告,随着高密度的播放频率开始了狂轰乱炸,这则打破常规的洗衣粉功能性宣传的广告,出人意料的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独特的视角,真情的流露,这个紧跟时代脉搏的广告,让雕牌带着浓浓的亲情走进了千家万户,迅速成了当年日化行业挥之不去的话题,并很快为雕牌洗衣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此同时,面对奇强本就低廉的价格,雕牌洗衣粉的价格就降到了一箱29元,跌破了30元的心理防线,一步到位的价格让同行们措手不及,让人又一次大跌眼镜。
和奇强的土墙宣传不同,雕牌靠的是媒体广告,不仅在城市播放,还深入到农村,让家家户户在有限的接收范围内天天聆听雕牌的深情述说。和奇强的送货下乡不同,雕牌和经销商建立了完善的供销规则,层层相连,环环紧扣,让经销商为了雕牌丰厚的利润拼命的推销,从上往下打压。虽然这一年,奇强由于惯性,销量仍然上升,但幅度却不大。
而一直偏于华南的立白也开始以光头明星陈佩斯做代言人,开始在电视上频繁的播放广告。立白人不满足仅在华南(广东、广西、海南)地区70%的市场份额,而要将版图继续扩大,并扬言要在3~5年时间稳步占领和巩固全国市场,在10年内把立白建造成日化行业的一艘航空母舰。在全国市场的争夺中,立白显示出一个民营企业特有的灵活,一个完善的经销商网络迅速在全国遍布开来。
由于雕牌、立白加入全国市场的争夺,广告战、促销战顿成比拼的焦点,两强夹击,奇强感受到迎面扑来的危机。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