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73.9%!新一轮原料备案潮来了

同比增长73.9%!新一轮原料备案潮来了

以自主创新替代进口依赖。

美妆作为一个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的市场,本土企业在化妆品原料开发、生产工艺等相关技术上,面临着国际品牌“卡脖子”困境。因此,自研原料被行业认为是打破国际品牌掣肘的关键环节。
在国家药监局鼓励原料创新的政策助力下,近几年中国化妆品新原料备案迎来高速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原料进入安全监测期,新原料“入编”成为原料圈的重点话题。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深圳市维琪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酸苄胺(国妆原备字20210003)通过3年安全监测,现已作为全国首批新原料之一,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实现了我国化妆品原料创新“从0到1”的突破。

C2CC传媒X新妆梳理新原料备案数据时发现,2025年新原料备案数在本土企业的带领下进入发展快车道。

截至6月30日,今年注册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已达80个,同比2024年(46个)增长73.9%,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这反映了我国整体市场对上游端的研发侧重,释放出本土美妆品牌/企业在成分与功效创新布局的积极信号。

今年上半年,原料备案趋势是什么?热门备案原料有哪些?有哪些企业在领跑?以下为详细内容分析。
1、备案占比高达87.5%,本土企业领跑
从备案主体来看,本土企业是绝对的主力军,备案了70款新原料,占比高达87.5%,外资企业备案10款,占比12.5%。其中,本土企业多聚焦我国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外资企业备案的新原料多为化学原料。
自2021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本土企业正布局积极上游原料研发。
今年备案的企业,既包括瑞德林、维琪科技、杉海创新等原料企业,又有贝泰妮、谷雨青囊、稀物集等美妆企业,也有美中集团的广州汉方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代工企业,还有禹景药业、华茂药业等医药企业,显示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良好态势,也是本土企业为打破原料开发与应用的国际性壁垒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外资企业中,有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完成多个新原料备案。其中,法国科兰黎化妆品实验室、韩国凯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雅、玛山酱油株式会社、英国北星天然植物油脂有限公司、韩国新药株式会社在今年完成了首次备案。
2、原料、代工、本土美妆企业,三大“原料备案王”
梳理备案表格,C2CC传媒X新妆发现国内外多家企业已完成多次备案。
原料企业维琪科技成立于2011年,聚焦科研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是中国皮肤活性原料市场领军企业,维琪医药是维琪科技股份旗下公司,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主。2025年上半年,维琪科技新备案肽类原料4个,维琪医药新备案植物原料3个,累计备案19个,成为国内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数量最多的企业。

本土美妆企业贝泰妮在原料数目上也遥遥领先,2023年备案3个、2024年9个,2025年4个,共计16个。

值得注意的是,贝泰妮备案的新原料都是植物原料,如短莛飞蓬提取物、荔枝草提取物、南方红豆杉籽油等。今年,贝泰妮新备案白刺花籽提取物、滇牡丹(PAEONIADELAVAYI)籽油、马兰(ASTERINDICUS)提取物、长梗冬青苷4个新原料,主要功效为抗炎、舒缓、抗菌、保湿。
全球知名化妆品制造商莹特丽同样表现突出,2025年新增5个原料,累计完成9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成为代工企业中的创新标杆。
3、植物原料持续增长、肽类原料热度居高不下
截至7月22日,2025年度新原料备案总数量已达88个,仅比去年备案总量少2个。其中,植物原料备案为31个,且大多数源自中国特色植物,如金耳子实体提取物、蓝玉簪龙胆花提取物、铁皮石斛培养物、红景天苷、金线莲提取物等,涵盖抗氧化、抗炎、舒缓修护、美白等功效。
具体来看,红景天、蓝玉簪龙胆、金花茶、金耳成为今年备案频次较高的热门植物。同时,神农香菊提取物、独一味提取物、滇牡丹籽油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类原料也陆续完成备案,显示出地方特色资源在新原料开发中的积极探索。
肽类原料热度依旧,今年新增17个,如乙酰基八肽-6、三肽-29、寡肽-337等,仅4月单月备案数达6款,创历史新高。其功效精准、成分结构可控,尤其适合应用于敏感肌修护、屏障修复、抗老等需求爆发的细分赛道。
“妆食同源”原料也迎来新风口,像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岩藻糖基乳糖等无论是在食品领域亦或是化妆品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成分,消费者对于其功效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认知度,更容易接受和信任。
此外,生物发酵产物芽孢杆菌/冬虫夏草菌发酵产物滤液、合成生物分子N-乙酰神经氨酸等原料备案,亦体现了生物技术在化妆品原料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4、有消费者和市场基础的原料被多次备案
结合近五年备案总数不难发现,β-烟酰胺单核苷酸、补骨脂酚、金耳子实体提取物、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金线莲提取物等有消费者和市场基础的热门原料被多次备案。

其中,金耳子实体提取物在今年新增备案3个,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岩藻糖基乳糖、二羟基苯乙醇新增2个,金线莲提取物、N-乙酰神经氨酸、补骨脂酚阿魏酸酯各新增1个。

可见,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及市场认知度,对于新原料的推广应用有积极影响。
5、广东成为新原料备案大省,上海位居第二
如按区域划分,备案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三个区域。其中,广东省以27个备案数量位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
自2023年起,广东省在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上迅速增长。2024年,广东省新增化妆品原料备案30个,同比增长42.86%,占全国比重33.33%。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规后全国已累计备案272款化妆品新原料,其中广东累计备案83个占比31%,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上海则以52个备案数居第二。
广州、深圳两市已经成为化妆品原料创新与应用“高地”。如维琪科技、瑞德林等原料企业;环亚、丸美生物、谷雨、溪木源、WIS、稀物集、袋鼠妈妈等美妆品牌;芭薇股份、诺斯贝尔等代工企业均为广东省原料备案主力军。
6、产学研协同深化原料创新
此外,校企合作是企业提高研发实力与核心技术的重要方式,C2CC传媒X新妆发现,今年备案原料中多个原料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成果。
以蓝科医美科学技术(吉林)有限公司备案的人参半乳糖醛酸寡糖为例。
其在官网发布的通告中表示,东北师范大学糖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创性地采用组合酶解技术将人参中80%以上的糖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活性成分,再通过多级膜分离组合技术制备出各类功效成分,用于护肤美容以及保健康养等产品中,实现了人参酶解产物在护肤美容和保健康养领域的深度开发。该成果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许可蓝科医美科学技术(吉林)有限公司独家实施。
另有张家界(中国)金驰大鲵生物科技与湖南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合作开发"水解大鲵皮肤黏液"、广东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联手五邑大学合作研发“白簕叶/茎提取物”,均是通过产学研协同深化企业原料创新。
总结:2025年上半年的原料备案潮印证了中国美妆产业的三大趋势:
1、贝泰妮、维琪医药等本土企业凭借特色植物资源与技术构建护城河,以自主创新替代进口依赖;
2、产学研闭环加速,蓝科医美、金驰大鲵生物等企业携手高校实现成果转化;
3、随着市场监管加强、功效标准进一步完善,倒逼企业从“概念宣称”转向“实证研发”。
可以预见的是,本土企业会不断突破“实验室-工厂-消费者”的产业化瓶颈,把备案优势转化为终端产品的临床效能与消费信任,构建“原料-配方-品牌”的全链条话语权,最终实现中国原料从“备案量”到“价值链”的跃迁。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