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国内资本市场回顾:资本押注美妆“硬实力”

第二季度国内资本市场回顾:资本押注美妆“硬实力”

2025年第二季度,尽管全球经济仍处波动之中,但中国美妆市场的资本热度正在升温,具备明确定位、强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持续创新能力的美妆企业,正稳步穿越周期,获得资本市场的积极回应。同时,多家企业相继启动上市进程,试图借助资本杠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本季度,美妆产业的差异化竞争逻辑愈发清晰,无论是聚焦功效底妆、倡导纯净护肤理念,还是切入轻医美与“械字号”领域,具备细分优势与技术壁垒的品牌成为资本重点配置对象。

尤其是在产业链上游,从生物技术公司到原料创新企业,从重组胶原蛋白到“械字号”产品,涵盖功效原料、医美材料、医疗器械等多个维度的科技型企业正密集获得融资支持。这不仅体现出科技价值对美妆产业的深度赋能,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技术,正成为下一个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BeautyInc美妆观察根据公开消息统计,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美妆市场发生主要投融资事件20起。总体来看,多个早在前几季度已有热度的增长赛道,在本季度继续释放动能,且在商业模式与技术路径上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可能。

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未名拾光获欧莱雅集团投资

5月23日,欧莱雅集团宣布与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达成战略合作,将对其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其规模化生产,以及采用低碳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化妆品原料。未名拾光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中国初创企业,由四位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博士联合创立。未名拾光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设计与测试,结合规模化生产能力,构建了端到端的研发创新体系,为美妆产业提供高效发现新分子的路径。这些原料和活性成分在功效上具备突破性潜力。

欧莱雅投资未名拾光,不仅仅只是看中它的新技术,更是在押注一个产业趋势:未来的美妆,不只靠传统种植提取,更靠AI和合成生物去“设计原料”。未名拾光把AI用到了成分发现、功效测试、原料生产的每个环节,实现了研发效率与成本控制的系统化提升,基于技术的创新,设计出稳定、可量产的新型活性成分。这对长期依赖进口、创新受限的本土美妆产业而言,或许是一个关键的突围方向。

颖通控股港交所挂牌上市

颖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颖通控股”)发布公告,宣布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6883.HK。根据公告,颖通控股以每股2.880港元的价格进行公开发售,并设定发售价格区间为2.800港元至3.380港元。此次发售共计发行约3.33亿股,其中包括1000万股的公开发售和约2.33亿股的国际发售。公司计划通过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并用于进一步扩展业务及其他战略用途。

颖通控股赴港上市,成为首家成功登陆港交所的中国本土香水集团。其多年深耕代理体系,搭建起庞大品牌矩阵与销售网络,精准踩准了香水品类快速发展的红利期。但相比国际香水集团已建立的品牌孵化机制,颖通仍高度依赖代理,自有品牌贡献相对较低,这也将考验着其抗风险能力;同时,在渠道层面,颖通招股书显示,其线下门店从高峰期的114家缩减至75家,线上分销商收入三年连降,也反映出集团的渠道拓展策略并不轻松。股价在首日上市收市后下跌16.67%,在一定程度上也透露出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担忧。尽管此轮上市为集团业务扩展与品牌布局提供了资金保障,但如何真正提升自主经营能力,仍是颖通迈入下一个阶段的关键考题。

橘宜集团与护肤品牌百植萃签署收购协议

美妆集团橘宜集团宣布,与皮肤学级科学护肤品牌百植萃签署收购协议。此次收购是橘宜集团布局科学护肤赛道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其多品牌、多赛道美妆矩阵的进一步完善。百植萃创立于2012年,致力于为问题肌、敏感肌人群提供,以“医研同行,科学护肤”为核心理念安全、有效的护肤解决方案。皮肤科专家李远宏教授拥有20多年公立医院临床经验,他自品牌创立以来,便一直深度主导着产品的研发。

橘宜集团收购百植萃,无疑是其迈向多元化美妆集团的重要一步。从单一的彩妆品类到如今涵盖护肤、护发等多个领域,橘宜逐步构建起一个全品类、跨赛道的品牌矩阵。百植萃的医学背书和科学护肤理念,恰好契合了市场对专业护肤需求的升级。随着消费者对敏感肌和问题肌关注的增加,橘宜此次收购不仅响应了市场需求,也为其在功效护肤赛道上争得一席之地。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百植萃的专业优势与橘宜的全渠道资源深度融合,以有效推动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实现快速扩张。

孩子王拟收购丝域实业

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孩子王”)发布公告,拟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江苏星丝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星丝域”),以16.5亿元收购珠海市丝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域实业”)100%股权。江苏星丝域由孩子王联合巨子生物、自然人陈英燕和王德友共同设立,孩子王持有65%股权,为控股方。本次收购完成后,孩子王将间接控股丝域实业。丝域实业成立于2014年7月1日,长期专注深耕个护领域。

事实上,这并非是孩子王的首次跨界,该公司于今年年初收购了聚焦于功效护肤业务的幸研生物60%股权。此次再度布局个护赛道,表面上与母婴主业分属不同领域,实则在用户维度高度互补。无论是功效护肤还是养发服务,均瞄准了孩子王核心用户群体中女性的深层消费需求。借助丝域在线下服务体系与专业技术上的基础,孩子王有望打通“从孩子到妈妈”的消费场景,进一步丰富其全渠道亲子生态,延展商业纵深。

林清轩启动港股IPO进程

近日,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清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启动港股IPO进程。林清轩公示的材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林清轩的产品中,精华油类产品贡献了37%的收入,面霜占比为15.7%,面膜占比为12.2%。在研发投入方面,林清轩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研发支出分别为人民币2110万元、1970万元和3040万元。公司表示,将持续深耕山茶花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不断拓展产品线,推动品牌在高端护肤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林清轩的港股IPO进程,标志着中国高端护肤品牌在资本市场的又一突破。凭借“山茶花精华油”这一核心产品,林清轩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但过度依赖单一成分,或也将带来风险。事实上,已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的毛戈平,此前也曾面临研发层面的质疑,而该公司目前也在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对于林清轩来说,未来能否在更国际化的舞台与其他美妆企业竞争,关键在于持续的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上市仅仅是第一步。

彩妆品牌First Cover母公司获凯辉消费共创基金入股投资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由凯辉基金与开云集团、欧莱雅集团和保乐力加集团共同成立的凯辉消费共创基金,目前已入股中国彩妆品牌First Cover母公司无界行(上海)化妆品有限责任公司。凯辉消费共创基金认缴金额为15.7万元,持有无界行10.8%的股份。彩妆品牌First Cover成立于2024年,致力于打造兼具护肤和彩妆功能的功效型底妆产品。

First Cover获得投资,反映出全球美妆巨头对功效型底妆这一细分赛道的关注。相较于传统底妆品牌以妆效与色彩为主导的产品打造逻辑,First Cover自成立之初,即定位于护肤和彩妆功能的融合,其所打造的底妆产品,聚焦于在满足遮瑕、均匀肤色等传统功能的同时,兼顾一定的护肤功效作用。目前,伴随着消费者护肤意识与对成分关注度的持续上升,First Cover这种“妆养一体”的产品打造策略也令该品牌在底妆赛道中,展现出更鲜明的竞争优势。

本季度,多家美妆企业相继启动上市进程。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化妆品原料公司维琪科技已于4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并公布了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及进展。

美妆品牌植物医生

与此同时,港交所正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颖通控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林清轩启动港股IPO进程;美妆品牌服务商极易科技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具备明确定位与差异化优势的本土美妆品牌,正成为资本竞相布局的重点对象。凯辉基金与开云集团、欧莱雅集团和保乐力加集团共同成立的凯辉消费共创基金,投资了聚焦于功效底妆赛道的彩妆品牌First Cover母公司;纯净美妆朱栈完成近亿元A轮及A+轮融资,A+轮由水羊股份领投,解百消费基金跟投;橘宜集团则收购聚焦功效护肤赛道的护肤品牌百植萃。

纯净美妆朱栈

美妆产业也吸引了来自其他行业的跨界布局,跨界联动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增长路径。母婴零售企业孩子王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苏星丝域,以16.5亿元收购丝域实业100%股权。此次收购瞄准了孩子王核心用户群体中女性的延伸消费潜力,在用户层面实现高度互补,也有望推动孩子王进一步完善其全渠道商业生态布局。

本季度,供应链端依旧是资本重点布局领域,投融资热度延续上升态势,且细分方向日益明晰。

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致力于提升、优化开发化妆品原料的水平,该公司已与欧莱雅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了欧莱雅集团的少数股权投资;化妆品原料商杉海创新获得近亿元的C轮融资,元生创投领投了此轮融资;以开发国家级化妆品新原料为主的科技型新材料公司尚捷优蓝,也在本季度完成近7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功效护肤的持续火热也带动上游相关企业同步获得资本关注。聚焦于“械”字号产品领域的PMD焕研乐局完成两千万元A轮融资;同样聚焦于医疗器械产品相关的美柏生物,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以麦角硫因原料研发为核心的仅三生物,也完成了亿元Pre-A轮融资。

仅三生物核心产品GeneIII麦角硫因口服胶囊

在“轻医美”等理念的带动下,医美领域正借助科技的发展不断拓宽产品与服务的边界,进一步渗透至大众日常生活场景中。伴随着这一领域的热度持续上升,其相关企业亦成为资本关注重点。聚焦于医美材料研发生产的白衣缘生物获康哲药业数千万融资。

在医美、功效护肤及械字号等赛道持续释放增长潜力的背景下,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关键生物材料,其相关企业仍是资本重点布局对象。专注于重组蛋白创新药物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公司君合盟,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长期深耕于重组胶原蛋白领域,且以达成多型谱产品矩阵的聚源生物,完成了由国投招商与越秀产业基金联合投资的超亿元融资;头部重组胶原蛋白企业锦波生物,也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养生堂有限公司;化妆品原料商肽源生物获得了拉芳家化的战略投资。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