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美妆还有哪些新路径?

可持续美妆灯塔。
低碳身份证“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中国首发、一家化工巨头记录了4.5万种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全球首座大型电加热蒸汽裂解炉承载了颠覆性的低碳技术......
在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上(下称“碳博会”),前沿技术、创新产品、环保创意等层出不穷,无论是跨国巨头还是本土企业,各行各业都在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美妆上游企业也不例外。
在双碳背景下,都有哪些绿色实践正在悄然发生?
绿色包装,
用3R理念将低碳环保贯穿始终
据公益组织“零废弃周”研究统计,全球美妆行业每年生产的包装废弃物超过1200亿个,塑料包装是美妆产品的首选,其中有高达70%为不可回收物,由此引发的微塑料泛滥、海洋与森林污染等问题的危害不容小觑。
于美妆行业来说,可持续包装或许是低碳实践最容易实现的一步。
在此次碳博会上,欧莱雅专门设立了“可持续包装体验区”,运用3R理念将低碳环保贯穿始终。3R即“Reduce(减量化)、Replace(可替换)、Recycle(可循环)”,采用创新环保替换芯、二次填充、循环PET材料等设计,让消费者在每一次产品使用中都能为环保助力。
在本届碳博会展台上,欧莱雅也展出一系列以绿色包裹制成的手绘涂鸦作品,向消费者传达“美好消费”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欧莱雅还致力于推广在电商物流中使用更可持续的包裹解决方案。早在2018年,欧莱雅中国便携手阿里巴巴集团开始在物流中使用无胶带、易撕拉的绿色包裹,将填充物和外包装都替换为环保可循环材料,并在旗下品牌推广应用。
截至2022年底,欧莱雅中国已寄出1.49亿个绿色包裹。在此基础上,欧莱雅联合阿里巴巴集团菜鸟于2022年在杭州发起了“循环包裹”的尝试,相较于传统包裹的单次使用,循环包裹可以被重复使用40次。
据欧莱雅集团宣布,到2030年将实现所用产品的塑料100%源自回收和生物基材料,通过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回归自然
草本植物/生物发酵原料成主流
欧莱雅展台,入口处醒目的“网红”艺术装置诠释了口红这一消费品的减碳路径:在上游,“可持续原料采购”从源头入手降低环境影响;在中游,苏州工厂实现碳中和;在消费端,绿色包装、低碳运输、绿色建筑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一支口红完成碳中和。
可持续原料采购区,是欧莱雅给到观展者体验可持续开采践行保护自然的尝试。
欧莱雅一直坚持通过用可持续的方式培育和采购原料,同时也坚持保护种植地小动物们的栖息地。众所周知,欧莱雅的产品原材料多来自草本植物,欧莱雅以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栽培植物,发挥其修护肌肤的特性。
欧莱雅曾多次对外表示,其致力于在2030年实现配方中 95% 的原料成分将以可再生的生物为基础,或来源于储量丰富的矿物,或来自于循环过程;100%的配方将使用环境测试平台来评估,确保它们尊重水生生态系统。
就在今年3月,欧莱雅投资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Genomatica」主导的可持续原料研发项目。投资后,欧莱雅将与 Geno 合作通过其生物技术平台,生产可持续表面活性剂的成分,并开发植物基配方作为传统化学配方的替代品,应用至欧莱雅旗下的新产品中。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之一,巴斯夫也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贯穿到了整个价值链。在本届碳博会上,巴斯夫表示,将尽可能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和低碳足迹的原材料,如棕榈油、蓖麻油、生物发酵法生产的丙氨酸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化妆品原料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下,发酵工程或者合成生物学方向凭借其天然属性以及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正在成为化妆品原料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化来源。
近日刚获千万级天使轮投资的化妆品CRO医美健康平台公司——广州麻尚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对外表示,麻尚会CRO能为原料企业定制专属天然植物原料或生物发酵原料,甚至还能为企业寻找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药食同源原料。
科技创新
技术/工艺升级迭代推动可持续
当然,要实现原料和配方的“绿色科学”转型,必须依托创新的科学技术。
欧莱雅展台的“绿色科学实验”室内,四大核心技术展示集团碳索科技的最前沿。欧莱雅研发和创新中心以大自然和生命世界为灵感,深耕可持续种植、生物与发酵技术、绿色萃取与物理过程以及绿色化学四大核心技术积极兑现立下的两个终极Flag:创造尊重地球的美丽,探索科学发现的新前沿。
其实,植物提取和生物发酵技术在美妆行业的应用由来已久。简单来说,植物提取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分离、纯化植物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较常见的成分有积雪草提取物。生物发酵是指依靠微生物菌群的生命活动分解合成的成分。最著名的代表是SK-II在1980年推出的经典产品神仙水中的核心成分PITERA ,是经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后的产物滤液。
对比生产的技术难度,植物提取比生物发酵的要求更低,因此在市场上有着更大的应用规模。根据一面数据,植物成分在2023年Q1的销售额约是发酵成分的四倍。
目前大热的合成生物技术正成为化妆品行业的重要发力点。除资生堂、欧莱雅等国际巨头争相入局合成生物之外,国内诸如华熙生物、巨子生物、珀莱雅等企业也早已在合成生物赛道上战略投入。伴随国内外企业共同瞄准合成生物,美妆领域将正式进入合成生物的同台竞技时代。
对于化工原料企业而言,安全高效地生产也需要技术上的创新迭代。巴斯夫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创新,推动气候友好型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届碳博会上,巴斯夫展示了多个低碳生产工艺的研发进展,包括世界首座大型全电蒸汽裂解示范装置和甲烷裂解制氢等突破技术。其中,电加热蒸汽裂解通过电力驱动加热过程,有望实现至少90%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利用数字化
提升价值链上的碳排放透明度
碳博会上,欧莱雅推出的首款节水洗护发神器L'Oréal Water Saver,吸引了一众观展者的目光。开创性的淋浴喷头采用了火箭发动机中的分馏原理,打造出高效的洗护发体验。据悉,与标准方法相比,它能节约61%的用水量,有望每年节约数十亿升的用水量。
不仅如此,可收获“可持续消费”未来体验的“产品环境影响信息及等级标注系统”(简称“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为地球上妆”AR游戏、绿色包裹手绘涂鸦等美妆科技与创新成果,也现身欧莱雅展台。
什么是“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呢?
它被称为产品的“低碳身份证”。在这个“身份证”上,我们可以看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以明确和可对比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完整和透明的信息,以便消费者作出更加可持续的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各行业合作和数据的高度透明。巴斯夫也正在积极引领向价值链向气候中和转型。
在本届碳博会上,巴斯夫首次展示其计算产品碳足迹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互动模型。借助这一解决方案,巴斯夫为其近4.5万种全球在售产品提供“从摇篮到大门”的产品碳足迹数据,提高产品碳排放的透明度。这也使其成为全球首家提供全面产品碳足迹的化工企业。
在这过程中,巴斯夫不仅与供应商、客户及同行公开分享其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还为携手可持续发展全球倡议所发布的《产品碳足迹指南》做出贡献,该指南已获得全球37 家化工企业的一致认可,助力并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碳排放目标。
写在最后:
伴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ESG成为了每个企业的必经之路。如今,ESG业已是美妆行业的重要议题,从原料到产品再到包装、物流、零售,不论是跨国集团还是上海家化、珀莱雅、贝泰妮、华熙生物、丸美股份、伽蓝集团等国货美妆企业,都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早年企业将重点更多放在增长和创新,现在则关心的是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增长。时尚美妆产业作为求新求变的产业,面对这个趋势,应做到立刻行动、知行合一。只关注企业财务表现的时代已经结束,用财务报表和ESG 报告全面评价企业的时代已经来临。有更好ESG表现的企业才能够从同行中脱颖而出。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