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瓢“诺贝尔化妆学奖” 穆雅斓引网友群嘲丨一周鲜事

"这比诺贝尔数学奖还扯"。
穆雅斓又出圈作妖了。
对,就是那个曾经穿军装、喊麦乐天,
疯的“一战成名”的网红KOL穆雅斓。
几天前,有关她的话题
#穆雅斓称推荐产品获诺贝尔化妆学奖#
再次冲上微博热搜榜前三,
截止目前,已获得3.3亿阅读和1.8万讨论,
对此,鲜锋君和广大吃瓜群众的观感一样:????
回顾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可以简单概括为,
穆雅斓的一次“嘴瓢”引来的集体群嘲。
起因是,她在最近的一场直播带货中,
当谈及某款产品成分时,
冷不丁冒出一句,
“这个成分获得过诺贝尔化妆学奖!”
Excuse me ?
此言一出,网友们集体惊呆。
很多人和鲜锋君一样,
不能一口气将诺贝尔的全部奖项悉数列出,
但至少知道,绝对没有“诺贝尔 化妆学 奖”。
震惊脸的网友在领教这一波“骚操作”之后,
纷纷开启了群嘲模式,表示:
"这比诺贝尔数学奖还扯"、"主播太没有文化"。
事件发生后,
迫于舆论压力,
穆雅斓通过小号进行了澄清,
并在第二天又通过微博大号发布了道歉内容。
不过,虽然“诺贝尔化妆学奖”的名头纯属子虚乌有,
但穆雅斓提到的成分富勒烯,
其发现者还真于1996年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
富勒烯成分具有特殊结构的C60,
能亲和自由基,
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其中一项应用就是做护肤品。
但网友们吐槽的是,
现在有不少网红在直播带货的时候,
打着“诺贝尔”等让人膜拜的大奖,
为产品的功效做背书,
但事实上,
这种成分可能只占到产品配比的极小部分,
甚至只是相类似的成分而已,
这些网红KOL们在为产品设计宣传文案时,
有些“故弄玄虚”......
为此,鲜锋君在穆雅斓的淘宝店“穆雅斓の潮妆店”中,
找到了她所推荐的含有富勒烯成分的产品,
名叫“D18富勒烯眼部精华”,
该产品售价为3.2元/单支装,
且已月销4473件,
但鲜锋君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到,
D18富勒烯眼部精华并无任何备案信息。
看来,即便产品能跟“诺贝尔化学奖”攀上关系,
但安全性能否得到保证,
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值得一提的是,
财经网官网微博号为此还做了一项投票,
题为:你会买网红推荐的化妆品吗?
只有约3.4%的网民选择了会经常购买,
而有近半数的多数网民选择了不太相信网红的推荐......
点评:网红的直播带货是一个“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即头部主播之后的大量中小主播,流量和销售额都呈现断崖式下降。在货源方面,这批中小主播同样没有明显的优势,但为了生存,加之竞争的惨烈,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选择以一种近乎“电视购物广告”的方式去推荐这批美妆产品。但“穆雅斓们”需要担心的是,在把所带货的产品吹的神乎其神的时候,消费者的好感度和信任感,到底还能透支多久。
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赵圆圆离职创业 自侃不会和大家抢钱
36氪昨日报道称,
阿里巴巴内容电商事业部资深专家、
淘宝直播负责人赵圆圆将于近日离职,
下一步是创业做一家MCN机构,
阿里会是投资方之一。
赵圆圆是谁?
曾是广告狗的鲜锋君,
初识赵圆圆,
是在其个人公众号“赵圆圆谈广告”。
作为前奥美资深创意总监,
广告圈的网红“京句圆”,
赵本身就是个非常有料的人,
积累了十多年营销公关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论,
同时,他又兼具敢说敢言的逗趣灵魂......
或许是看中其在内容领域的驾轻就熟,
2017年8月,
赵圆圆被阿里内容电商部招入麾下,
并作为淘宝直播业务加速时期的关键人物,
助推2018年淘宝直播首次突破千亿交易额,
同时也是李佳琦等大主播身后的重要推手。
因此,赵圆圆此次与淘宝直播的“分手”,
让业内备受关注。
而对于36氪的“独家爆料”,
阿里官方的回应表示,
赵圆圆并不是淘宝直播的负责人,
其只是负责运营,
淘宝直播的负责人实为俞峰(花名玄德)。
对此,赵圆圆本人也就此事,
在直播间做了公开说明,
他表示,自己要做的不是MCN机构,
而是一家直播营销机构,
通过创业实现对直播平台的赋能。
赵圆圆认为,
自己是电商圈里比较懂营销的,
又是营销圈里比较懂电商的人,
因此自己非常适合做这件事。
他还表示,
未来有可能再推出一个薇娅或李佳琦。
回看赵圆圆仍在淘宝直播时的一些观点,
他曾认为,
美妆行业特别适合做直播,
因为用户能够通过这一形式,
从货品的种草到强化产品功效、
从专业内容到真人讲解,
形成对美妆产品的完整接受和决策链条。
另外,对于电商直播的发展,
他曾描述,
未来的5G美妆类直播场景,
将会把试妆魔镜引入直播间,
观看直播的粉丝可以实现
手动拉伸直播画面,
而4K级的画面成像像素,
能够将主播的毛孔都清晰呈现。
那么,
在电商直播领域颇有心得的赵圆圆,
此次入局“电商营销机构”,
究竟能否如其所言,
实现对直播平台的再赋能呢?
我们拭目以待。
点评:对于电商直播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赵圆圆在某次采访中,曾明确表示,电商直播目前除了弹优惠券、发红包、秒杀、限量这类形式,在营销的玩法上不够多样。内容电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优质的案例、杰出的KOL、爆品、事件等都是散的,没有一套标准聚合到一起,也没有一个成长的路径。仔细思考赵圆圆此前的这番言论,不难猜测,以上或许即是其离职创业,想要创办一家“电商营销机构”的重要原因,而我们也相信,一个足够完善的领域,需要更多这样的躬身入局与开拓创新......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