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品牌品效合一?这场广告圆桌研讨会有看点

如何助力品牌品效合一?这场广告圆桌研讨会有看点

媒体营销发展的新课题。

9月11日,由国内头部媒体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日化品牌垂直行业广告圆桌研讨会”于杭州顺利召开,来自浙江广电集团、C2CC传媒、上海菲璞信息科技等近30位广告营销一线相关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探讨新营销时代,广电媒体如何应对互联网渠道营销冲击,创新突围、迭代升级营销方式,以及交流传统日化企业营销方式转变之于媒体营销的影响。

媒体传播要满足品效合一

时代、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如何对这三者进行排序?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会把时代放在首位,接着才是互联网和新媒体。”上海菲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姚岭峰作为分享嘉宾,在现场表示,时代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传播方式在不同时代下的表现皆有不同,正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才催生新媒体。

新媒体具备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全速传播、全媒体传播、全渠道体传播、全互动传播、去中心化传播、去议程设置传播以及自净化传播十大特征,近几年国内外品牌均围绕这十项进行投放,目前品牌已完成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以及全速传播的初期阶段。

至于去中心化传播与去议程设置传播,目前没有品牌做到。

“菲璞过去曾采用KOL中心化的投放,现阶段更加侧重于内容分层的投放。”姚岭峰如是说。

在他看来,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仅是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环,未来一定是向互联网媒体迈进的,这其中的关键是媒体要满足用户当下个人喜好。

那么,用户当下的喜好是什么?

数据显示,超五成的用户每天在线观看视频,现已成为用户的高频行为,观看时长在1-2小时范围内的用户占比高达61.2%。在内容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最受人们欢迎的在线视频类型是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我们需要找到平台内容和用户感兴趣有交集的点,即与我相关,以此瞄准并满足用户喜好。”姚岭峰认为,品牌对媒体的需求在于品效合一。

诚然,单一的营销行为已经很难和年轻人深入对话,品牌若要满足年轻人个性、另类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全面整合各类营销资源,以灵活多变的的互动玩法,和年轻人建立起紧密、高效的强关系。

寻求增长的第二曲线

C2CC传媒首席内容官章章现场分享了《2019年中国美业趋势分析》,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化妆品销售额连续多年逐年增长,2017年中国的人均化妆品零售额38.2美元,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妆品零售额增长13.2%,达1462亿元……

不难看出,中国美妆行业的整个盘子在不断增长,但行业零售寒冬的声音与现状依旧存在,CS渠道从原来34%的市场份额降至20%,消费者不进门店、年轻人更是没有忠诚度,没有客流和复购率,库存难消化……

而电商渠道发展快速,由于传统电商平台获客成本高,一些品牌已进驻到社交电商平台中,比如云集、贝店、蜜芽、微信等私域流量,也通过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形式转化带货。

正是这些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不仅是小而美的品牌颠覆大品牌,亦是社交媒体正在颠覆传统媒体,新零售正在颠覆大渠道。

一方面,一些依赖于传统渠道的品牌,正坐着绿皮火车,抱团取暖,寻找助推器;另一方面,积极求变的品牌做着新零售的高铁,随时随地购买,快速启动成长,给予消费者便捷的购物体验。

传统营销打法失灵,那就打破天花板,转变营销思维,每一个触点都是一个营销机会。

目前,宝洁中国80%营销费用投入到新媒体,SK-II100%的费用投入到新媒体; 雅诗兰黛集团75%的营销费用投向数字渠道; 欧莱雅中国2018年35%业绩来自电商,数字化转型成效显现;2019上半年,珀莱雅电商渠道营收6.11亿,占比46%……

品牌年轻化、营销数字化、品效合一,成为当下企业和品牌的新诉求,以期实现新增长,这其中关键是精准与创新。用更具个性化、私人化的定制与服务触及消费者,实现品牌形象的再塑造与销量的再提升。

“我们看到,当过去的经验不够用了,势必会迎来变革,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提前借用新思维、新渠道、新平台,以内容为核心俘虏用户时间,用价值认同获得黏性,强势启动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章章总结道。

用数据解读行业

C2CC传媒《莹正来了》栏目负责人李正,则用数据剖析当下美妆品牌投放情况,并进一步对美妆品牌案例进行分析。

李正透露,国产化妆品2019年1-5月网络视频端投放费用占台网投放总量的56%,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国产化妆品台网投放总量同期对比变化不大,但视频端的投放量加大之势明显。

其次,从特殊形式广告项目数量来看,2019年1-5月台网端共有53个,相对去年同期增加12个;其中网络视频端29个,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23个。

谈及五大卫视与四大视频平台的投放情况,李正在数据调研中发现,美妆品牌更倾向于视频平台的投放,比如爱奇艺平台上,美妆品牌美肤宝、丸美、温碧泉、TST、姬存希、欧诗漫等集中投放该平台,不管是S+级《中国新说唱2》、《青春有你》,还是新综艺《青春的花路》、《喜欢你我也是》等,都较符合广告主根据自身品牌投放需要为品牌宣传加持,且新综艺给予品牌的合作空间弹性较大,其特殊项目合作品牌数皆超过5个。

同样,拼多多在互联网平台的投放占据了该行业四分之一,其重点投放江苏、湖南、东方三大卫视王牌栏目,而视频端只选择爱奇艺平台投放。

现场李正还以欧诗漫举例,欧诗漫如何多平台投放、获得高曝光?

一方面,欧诗漫与头部卫视开展深度合作,在三大视频平台创意贴品牌资产留存二次传播,并辅之以今日头条、微博等头部媒体开屏造势,刊登平面杂志特刊提升美誉度,如此网台联动,实现无缝覆盖。

另一方面,欧诗漫在微博、网易云、小红书、KEEP等覆盖年轻用户8大生活场景APP,以创新互动的形式,圈住年轻用户,如创意乐评互动、DIY霸屏、定制滤镜等,还在腾讯视频特设《寻白记》专区和珍珠智慧剧场,引发年轻用户共鸣。

媒体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现阶段,我们真的要用互联网思维,而不是传统的广电思维来运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坐等姿态显然是不可取的,我们更多的要用现有的电视剧、综艺等资源实现更大程度的衍生合作,定制化服务恰恰是十分关键的其中一环。”浙江广电集团广告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永显现场表示。

在研讨会最后,现场分享嘉宾与浙江广电各频道营销线负责人就“传统日化品牌营销方式如何转变方向”与“现阶段广电媒介如何为日化品牌营销提供新的赋能方案”等主题,进行激烈而深入的探讨,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

“过去日化品牌在传统媒体的投放是最多的,随着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兴平台的出现,品牌转型向新媒体平台靠拢,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依旧在,如何再让日化品牌回归到传统媒体的怀中,这是最主要的。”

“像前面提到的小而美的品牌,通过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去塑造品牌形象的,并不意味着他们只关注销量。传统媒体在消费者心中依旧是高高在上的,没有与消费者产生互动,但就小红书来看,它就提供了一个平台,内容都是消费者自发分享发布的,这是互动的关键点。”

浙江卫视营销中心企划一部主任车欢达表示,头部卫视的品牌广告依然是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但受互联网营销渠道冲击,目前客户在追求品效合一的道路上,现在有一点偏向“效”的层面,同时讲求转化的及时性,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扭转的一个思路。

相较其他平台的流量来说,电视的流量是现阶段最便宜的,人均收视时长达125分钟。根据CSM数据,浙江卫视的日活超六个亿的,这是浙江卫视重要的优势之一。

浙江民主休闲频道广告部副主任陈美玲表示,日化、美妆这类快消产品,是广电领域营销的重要品类,频道也在探索施行与新兴品牌之间的落地合作,希望能进一步加深与头部行业垂直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营销数据分析、客户决策分析、行业前沿分析等合作,探索客户双向引流、联名合作等合作样板。

“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工具转变成我们传播的工具,强化台网互动,强化客户品牌营销与效果营销的双重良性互动,这也是广电正在探索的方向。”车欢达如是说。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媒体或是新兴媒体如何在此浪潮下找准定位,精准触达消费者,真正做到品效合一,是当下媒体亟待解决的课题。

至于在探索新发展的道路上有哪些改变?我们不妨关注接下来的动作。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