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细分越专注,抗敏肌修护的潜力正待释放 | 敏感肌终结者

“定位好特定人群后,为这部分人提供深化优质服务。”
品类时代已经来临。以往,本土品牌都以生产出的产品为市场先导,而后根据渠道、推广等步骤向外发散,从根本而言,这仅是基于供给方的品牌操作手法。事实上,随着日化红利的逐渐退散,消费者已然成为新的市场主导,他们日渐理性化,对自己真实的肌肤诉求越来越迫切,由品类及品牌的思维模式,则助长了一批品类品牌的成功突围。
而在这品类大军之中,敏感肌修护无疑是近年来新崛起的一股强大势力。据百度指数显示,2015-2017年仅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敏感修护”一词便增加了2倍之多。前有雅漾、薇姿、理肤泉、芙丽芳丝等外资品牌打头阵,后有初萃、薇诺娜、玉泽等本土品牌分食市场,专注解决敏感肌问题的阵容变得日益壮大。
“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做‘大而全’,而是要定位好特定人群后,为这部分人提供深化优质服务。”初萃品牌总经理曹翌如是说。
爆发式增长后还能稳定增长?这绝不只是爆品现象
2017年5月,名臣健康携旗下全新护肤品牌初萃亮相美博会,专注修护肌肤屏障、拥有上市公司背景,彼时这一品牌消息一出,可谓激起了千层浪。恰逢爆品思维席卷,初萃便以特安舒护系列中的特安舒护健康霜(舒敏小药精)、特安舒护小粉霜(厚脸皮小粉霜)为主打爆品,以全品牌10个SKU闯荡CS渠道。
其后品牌也紧紧围绕抗敏修护这一板块作了产品线扩充。对于初萃而言,品牌要做的并非是涵盖诉求众多的全能型产品,而是专注单一功效定位并予以更精准地放大。
那么它的执着换来的是怎样的市场表现呢?“事实上初萃是2017年10月份才陆续出货,以2018年7月为时间节点,此前每个月一直是业绩翻倍增长,这之后平均每个月也有30-40%的增幅。”曹翌向记者表示。
基于国内敏感肌修护市场的尚处于开垦阶段,初萃前期的爆发式增长或许并不足够以“趋势品”一词以概之,因为所谓的潮流爆品大多只是昙花一现,但其后日趋稳定的增幅却又在向人们阐明,初萃并不只是爆品那么简单。它是真正拥有市场潜力,并为终端所接纳的品类化品牌。
聚焦CS渠道,致力解决终端服务管理短板
不同于诸多品牌奋力征战线上渠道,聚焦CS渠道的初萃在敏感肌修护品类中倒显得更亲民地多。它追求的是终端体验式服务和诊断式营销相结合的推广模式,从皮肤检测、问题分析到方案提出,成系统化引导顾客自主选择。
“常规品牌动销容易扎堆,而且除了横幅、吊旗、礼品等的设置外,还要耗费精力处理人流杂乱、店员应付不过来等情况,而初萃销售起来会更为轻松,只要门店简单地配发海报、地帖,而后分时段邀约客户,通过体验后进行诊断式营销即可。”曹翌向记者表示,“所以我们的打法和常规品牌的打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更适合门店在淡季时候做推广。”据悉,通过这样的操作,初萃销售成单率高达90%以上!
2019年已至,初萃的步伐迈得将会更稳。“近两年整体市场相对下滑,但这一现状引得终端经营者开始懂得反思了,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服务和管理层面的短板。”曹翌表示,初萃就是要给予门店真正需要的。
“初萃不会宣称新模式,而仍是相对‘老土’地去做教育和培训。”曹翌进一步分析道,“本土品牌一直被称为产品而不能称之为品牌的原因在于,消费者端的教育没有达到。只有持续不断地做终端教育和消费者教育,拥有足够的时间沉淀,才能可能像雅诗兰黛、兰蔻那样称之为‘品牌’。”也由此,初萃的整体战略目标不会虚高,更是要稳扎稳打、平稳增长。另外,初萃还将于2019年推崇门店管理体系和会员管理体系的建立,前者从门店经营角度为终端赋能,后者以强化客户服务增加客户黏着度。
总结:据权威医学杂志披露,中国女性敏感性肌肤比例达到37%,七成以上女性消费者存在各种肌肤过敏症状,2018年舒敏产品市场达到35亿元,预计未来每年25%增长。
上市仅两年不到,初萃却已站立在市场趋势前沿,并以更为落地化、实操化的营销方式影响着终端、提振着销售。诚然,功效性产品的受众相对偏窄,但通过反复积累,仍可针对特定人群形成良好的解决方案,正是这种专业细分,才能让小品类迸发出无限的市场潜力,成就新一片竞争蓝海。
曹翌观点
关于消费者品牌:
“化妆品行业是处于时尚前沿的行业,我们一定要做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以此引领市场,而不是生产产品后再推向市场。”
关于年轻化:
“我觉得年轻群体只是个概论,并不能涵盖所有需求,因此品牌不能仅是单纯追求年轻化,而是要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划分。”
关于适用肌肤:
“皮肤随着年龄增长都是走下坡路的,初萃同样适用于出现功能性衰退的皮肤。”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