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店卖生活、空间?不如学学宜家卖设计“勾搭”年轻人|鲜锋

那就“勾搭”吧。
午休时,小C无意间进入宜家官网,不想竟发现了一个“秘密”,它居然开了个“时间零售店”,将时间拿来贩卖。在一些品牌仍在卖空间、生活方式的时候,宜家已悄然开始卖起了时间。对,你没看错,真的没看错,这次宜家卖的确实是时间。
也许有人会疑惑,时间不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各位看官请稳住,不要急,且听小C慢慢道来。
事情是这样子的:近日,宜家官网上,新推出一个“时间零售店”的页面。据说,在这里,可以购买到任何想拥有的时间。至于这个命题成立与否,暂且不论。单看此次,宜家卖时间的创意营销方式,就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用简单却温暖的话语,阐释产品的功能,并且用一句话为每个产品都设置了使用情境。
比如,用“我的宝刀呢?”设定刀具托盘;用“让他爱上洗碗”设定餐具滤干架;用“关于前任的一切”设定储物盒;用“周末来我家打游戏啊”设定视听储物组合等。
据悉,在这家“时间零售店”内,如果将鼠标移至产品的图片处,则会显示此产品的具体使用情境,以及其所代表的可节省下来的时间。而当用鼠标点击产品时,详情页会显示其如何为消费者节省时间。
例如,代表了“有一个爱买唇膏的女朋友”使用情境的带格储物盒,其售价是15分钟,代表着一个化妆品分类储物盒,可以为消费者腾出更多空间的同时,还能帮助其在化妆品这片“汪洋的大海”中,快速找到其所需的物品,节省下“找寻”的时间,加快其化妆的速度,多出“15分钟”时间去约会,享受生活。
这种营销创新的营销方式,恰好符合宜家始终未变的“诉求”,即通过贩卖其“设计”品,让消费者可以节省下时间、空间,去改变一些生活方式、习惯等,进而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有消费者认为,买宜家的产品等同于买空间,因为不论是家具,还是收纳物件,其卖点之一在于充分利用空间。而于宜家而言,不管是“卖时间”的创意,还是“卖空间”的方式,最后成功卖出的其实是其产品本身的设计及其思路。
宜家贩卖“设计”的成功,为很多行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或许,在“保质”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创新出一些足以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的设计型产品。而对于不断寻求变革升级的美妆行业,宜家的成功会带来哪些启示?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 靠颜值(设计)取胜
据悉,宜家的每件产品都会标出设计师的名字,其最为畅销的产品——比利书架,平均每十秒钟就可卖出一个。而且据称,每10个欧洲人中,是有一个人在宜家的床上怀上的。
而宜家之所以如此风靡,吸引消费者的除了其惊人的低价组合以及“民主设计”的理念之外,还有其斯堪的纳维亚式流线型设计风格(俗称北欧风,以瑞典经典元素和现代元素为主要设计路线)、良好的人流动线设计。
宜家内部的人流动线设计,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的购物,延长其停留时间,进而激发其的购买欲。不同于屈臣氏导购的“黏人”,在宜家,或许连导购员都找不到。但也恰是这种自在购物的感觉,让消费者乐在其中。
“或许,下个物品的遇见,就会让你掏钱包了~”
美妆行业内,也不乏像宜家那样注重设计的一些化妆品品牌。比如,百雀羚旗下的三生花品牌,其产品的外包装、瓶型都更具设计感。2017年5月,在上海美博会期间,三生花以文艺、小清新、复古的格调,将百雀羚品牌的传承烙印——1930年代“海派文化”,用别样的方式为年轻消费者演绎出其花草系护肤品牌的美学意境。
据了解,三生花在上海美博会的展位上,是通过展柜上绽开的花朵、“俏皮灵动”的手绘少女、复古而又清新的产品设计等,传达其海派与天然的品牌基因,以及用“日常文艺风”打造精致生活的“精神”诉求。
此次,美博会上,三生花所展现出的“设计”画风更为现代化、时尚化,与百雀羚先前给人留下的印象大为不同,这会让消费者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除三生花的例子之外,MAC的昆剧狂想曲系列也是颇具“设计感”的化妆品案例。据悉,2016年4月15日,MAC携华裔设计师张文轩,共同推出名为“昆剧狂想曲”的限量收藏系列。
此系列在产品的设计、独具特色的昆剧外包装、时尚前卫的色彩筛选等方面,皆融入了张文轩对于昆曲艺术的“独特”解读,并将其自身“撞色和幻想”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呈现出“MAC和昆剧碰撞后”一些全新的特质。比如,现代设计与古典主义的集合、色彩独特的外包装设计、炫酷的质感等。
虽然,美妆界不乏不断创新,寻求“设计感”的品牌案例,但是,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品牌,却仍只停留在做产品上面,而非真正地去做成一个品牌,一个既可在产品上,又可在其设计上给消费者打下“烙印”的品牌。
所以,在当下,企业能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别的方式,去建立属于其自己的品牌,用创意的“设计”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让更多的消费者受惠?或许是本土传统品牌从业者应该思考的方向。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第一印象效应”,即人与人在第一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在其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着之后的交往,不仅是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不例外。
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化妆品的外包装、瓶型的设计等,对于化妆品而言,消费者对其留下“第一印象”,通常是通过这些外在的“设计”产生的。由此可见,外包装其实也是品牌建设中的一部分。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行业中,国内的一些本土品牌、不太发达的化妆品店和小连锁店等,不妨尝试将包装设计作为其突围的第一步。
除了像宜家那样改变店铺的设计外,也可像宜家那样提升产品本身的“设计感”,靠“颜值”取胜。比如,改变产品外包装、瓶型的设计,用独特、新奇的设计感抢先吸引消费者。不过,这些包装设计的创新,一定要契合产品自身的特点与调性,否则,只会是“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坚持用户思维 用口碑传播营销
据了解,宜家有一条隐性的动线设计,让消费者随着线路,几乎可以完成全部区域的参观。如若消费者所到达是其并不感兴趣的区域,则可通过辅动线离开。此种动线的设计,将“消费者想要看到什么”和“我想要让消费者看到什么”有效地进行了整合。
而不论是产品本身的设计及实用性,还是商场的功能布局,抑或是动线和辅动线设计,宜家都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从用户思维出发,用创意设计、产品故事等,为其自身的产品赢得了好口碑,并赋予其家居购物的模式,一个“休闲度假”的功能,进而助推宜家的零售业务。
“我们现在正在从过去的大众化消费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这个时代消费者可以放心大胆地、随心所欲地下指令,以获取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产品与服务。”美国消费者协会主席艾拉·马塔沙如是说道。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化妆品行业的市场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一个产品的“凭空”出现,并不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一个产品的长久“生存之道”,除了产品质量外,最重要的是其传播口碑的过程,通过消费者的口碑分享,迭代掉其之前使用的产品,在其心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在互联网时代,做品牌的传播更应该注重人。毕竟,人人都可以成为消费者、销售者、传播者。所以,对于化妆品行业而言,在多样化的营销模式中,应该“回归人本”,围绕人来架构产品,从用户思维出发,创造出感动消费者的产品,进而扩大其品牌的口碑传播。当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因为只有品牌自身的品质好,方可有效实现用户的口碑传播。
其实,宜家不论是“民主设计”的设计理念,还是其以“用户思维”设计产品的模式,宜家的设计是始终围绕着“消费者”在进行,不同的只是一些创新的方法而已。
美妆门店的未来 或许趋向于人工智能化
不管是其“卖空间”的方式,还是“卖时间”的新创意,抑或是“卖设计”的理念,这些无一不证明着宜家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虽然,现在宜家的发展,早已远超于本土的一些家具行业。但是,这个已逾七十岁的“老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苦心积虑”地在为其“晚年生活”进行筹划。除了贩卖时间、设计的创意,据说,他还赶了一次潮流,与“智能化的VR技术”这个“小年轻”,在谈“恋爱”。
各位看官,不要害怕会“扎心”。因为这次绝对不会“撒狗粮”,谁让小C也是“万千苦逼的单身狗大军”中的一员来着,当然,要选择拒绝这碗狗粮,并一脚踢翻它。好了,言归正传,这次说不“撒狗粮”就真的不撒。不信,接着往下看。
据悉,2017年秋季,宜家携手苹果,将推出虚拟现实引导应用,为消费者提供虚拟的购物体验。此款宜家VR Experience的应用,利用来自Epic Games4的虚幻引擎开发,之后会在HTC Vive的SteamVR商店中已发布。
此款应用,可使得消费者在其中体验虚拟的宜家厨房,也可通在其中改变橱柜的颜色。另外,宜家还会提供3D规划工具,帮助消费者设计可视化的厨房和储物柜等。
而通过VR体验,消费者不用再在脑海中,去“费力”地想象物品摆放在家中是什么样子,哪种颜色的橱柜更为合适?与此同时,也节省了消费者不必要浪费的时间,这种虚拟的体验,也为防止其购买了产品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多了一层保障。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实体店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虚拟与现实的障碍逐渐变小,各个行业的“智能化”、“自主化”也开始被业内人士频繁推广。在美妆行业内,化妆品店也不乏像宜家那样运用智能化科技的例子。比如,2017年4月,本土化妆品连锁店唐三彩新推出的智能美妆体验馆。
据了解,馆内以护肤、彩妆为主,中间区域则用来摆放“爆品”。而馆中的美妆体验区,除了用曲面柜台进行形象上的打造之外,此馆还引入了一些不同类别的智能化的设备,如化妆魔镜,头皮检测仪、皮肤检测仪等等。
在馆内,消费者不用化妆,即可通过仪器自动成像,选择适合自己的妆容,也可使消费者通过检测自身的肤质,进而去挑选适合的产品。另外,馆内,还设置了单独的体验区,用来为消费者提供做面膜、护肤等的体验服务。从上述言论中,不难看出,唐三彩的智能美妆体验馆的核心是“智能”和“体验”,也恰是这种“智能化”、“体验感”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新奇感。
美妆界,除了有针对消费者而运用智能化的案例,也有专门针对化妆品门店而研发的智能化科技产品。比如,专为化妆品零售门店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一号美店,在2017年首次参加上海美博会时,就率先在展会上展示人脸识别系统。
据悉,此系统可在消费者进店时采集到其脸部的相关信息,识别出是否为本店会员,进而在第一时间将其相关信息推送给导购,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沟通以及销售工作。
此外,一号美店还将数据雷达追踪系统携至美博会。此系统同时拥有的销售预测、门店指标预警器、月销售完成率等多项门店销售关键数据的功能,不仅可帮助店主在第一时间内,了解门店的动态,也可根据数据情况为门店提出相关的管理政策的建议。
此次一号美店在上海美博会所展示的一些智能化的系统,恰好为新零售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不仅利于门店的发展,也可间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人工智能已然成为科技发展的一个趋势,或许,化妆品与人工智能的“遇见”,真的可以使未来的化妆品门店成为一个完全智能化的购物空间。
然而,不论是畅想中未来的人工智能美妆门店,还是目前现有的实体门店,其品牌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消费者。所以,化妆品门店之后的发展,更应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科技发展的变化,结合自身店铺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做出一些改变和尝试。
智能化、自主化的购物空间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而对于化妆品门店来讲,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先“活在当下”。就像宜家那样,虽然,赶了一次“VR”虚拟体验的潮流,但是,在当前消费升级的情况下,宜家仍然始终坚持其独特的“民主设计”的设计理念,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用户思维出发,去创造出更适合消费者的设计。
不论是宜家新推的“卖时间”的创意,还是其通过一种“卖空间”的方式,宜家真正对消费者输出的是其设计,成功贩卖出的也是其自身的设计及其理念。
或许,对于化妆品门店而言,像宜家那样创意地去“卖设计”也不失为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但是,美妆行业具体要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好地服务,并在其心中树立品牌形象,进而扩大品牌的口碑传播,是其目前应该思考的方向。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