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国家公布的CPI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4.9%,与1月份持平,但高于4%的全年CPI升幅目标。物价的持续上涨加大了居民生活的压力,也引发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油你涨”等网络词汇频频使用,显示出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无奈。近日的媒体报道称日化企业4月集体涨价,网友戏称之为“日不落”,对重压下的消费者和实力薄弱的民族日化企业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四日化巨头同时涨价,时间节点在“两会”和3·15之后,这是一次颇有预谋迹象的涨价潮?还是市场垄断和同行竞争的必然结果?壁垒重重的民族日化企业,在动荡而又危机四伏的2011年,应怎样调整战略,才能突围市场红海?
涨价始末

  日化涨价现象:自2010年,在中国CPI上涨的大环境之下,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引发了国内物价的全面上涨,国内的日化行业也不例外。但从整个日化行业来看,首先出现涨价现象的却是在国内占据大部分市场的国际品牌。2010年年末,兰蔻、碧欧泉、赫莲娜等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化妆品品牌率先开始涨价;2011年3月,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等国内外日化巨头也纷纷发布提价通知,国内的日化市场进入了全面上涨阶段。

  涨价第一拨:奢侈品、国际一线护肤品  2010年7月,香奈儿的手袋价格上调了10%~20%。而2010年底,兰蔻、碧欧泉、赫莲娜等欧莱雅集团旗下高端化妆品纷纷传出涨价消息,香奈儿却一直按兵不动;直至春节前后,香奈儿化妆品悄然换上了新价签,涨幅约在10%……[详细]

  2010年年末,传国际一线化妆品将于2011年1月1日起全面提价10%—20%,引起了不少市民纷纷囤货甚至抢购。从2011年1月1号开始,包括兰蔻等多个一线化妆品牌的部分商品涨价。兰蔻、碧欧泉的单品和部分香水,涨价幅度在10-20元……[详细]

  涨价第二拨:日化四巨头 进入3月份以来,国内外日化巨头也开始酝酿涨价策略。据国内部分全国性的代理商透露,继护肤品和化妆品的提价后,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等日化品牌也已经先后下达了提价通知,各类产品将分批分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提价。下月初开始,洗涤类日化产品将进入实质性涨价阶段,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将对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日化用品集体涨价,涨幅为5%~15%。业内人士称,继年初护肤品和化妆品提价后,多个日化品牌再次集体酝酿涨价,将掀起近三年来日化行业最大规模的涨价潮……[详细]

日化企业态度暧昧

针对涨价一事,记者采访了一些企业,得到的答案却左右不定,前后矛盾,他们或承认,或否认,甚至闪烁其词,让人费解。

◆承认

针对本次涨价,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没有否认,他告诉记者:“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涨到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详细]

◆否认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对于本月底下月初,包括联合利华在内的大部分日化品牌都将提价的说法,《全球华语广播网》记者王慧今天致电联合利华总部客服部,却被告知根本没有涨价的事,“我们零售价没有改过,还是那个零售价,目前没有这个意向会去涨价什么的。”

◆躲闪

记者就涨价一事向多家日化企业求证,但企业均躲躲闪闪,未给予正面回应。宝洁对外事务部高级经理张群翔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联合利华的相关负责人称在处理记者采访邮件,但到记者发稿时止,也未有回复;浙江纳爱斯集团广告中心的潘杨斌告诉记者,他们对提价的事情并不知情……[详细]

面对日化涨价,他们这么认为

宝洁张群翔

原材料价格确实上涨不少

但是在哪些品类等方面价格会有变动,还得看具体情况,他表示“宝洁公司遵从‘创新策略’,而不是简单的定价策略”……[详细]

欧莱雅兰珍珍
欧莱雅并没有涨价
而且近期洗发水在价格方反而面有所下降,年初对欧莱雅旗下高端品牌的一些关于涨价的报道,我们甚至于都没有出来辟谣,现在欧莱雅旗下品牌目前确实没有相关涨价情况。[详细]
卡婷陈桥川
卡婷彩妆目前不会涨价
2011年卡婷的主要工作在于优化市场,网络覆盖做市场的阶段。洗发水日用品盘子大,大批量走,受成本的制约比较大,原油价格一旦上升,可能压力明显些[详细]
联合利华曾锡文
很难说
日化行业在中国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品牌非常多,消费者对价格也相对敏感。竞争对手们都相互观望着呢,只能慢慢调整一点,再看看竞争对手是否跟进。[详细]
纳爱斯庄启传
本土日化企业总是被提价

面对强势的外资日化品牌,本土日化企业大都硬撑而不敢提价。外资品牌占据了高中端市场,民族企业更多的是在中低端市场游走。这种产品价值链的格局,一旦原材料价格波动……[详细]


日化涨价潮,跟还不是不跟?
  近日传出日化巨头企业将集体涨价的消息。消息一出,给国内谈“涨”色变的消费者以及相对弱小的国内日化企业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在年前,国际高端化妆品品牌的价格调整其实基本完成,而最近从终端商传出的日化涨价消息引发了媒体对日化新一轮涨价的猜想,面对这一问题,看看国内日化企业是如何说的……[详细]
珀莱雅曹良国
不会有大幅上涨的情况
日化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有几个原因:1、原材料上涨10%(石油、包材);2、营销费用上涨(广告费用上涨20%);3、人工成本上涨10%……[详细]
孔凤春江宏波
没有办法节流,就开源
护肤品的营销成本通常要高一些,尤其是今年以来,电视广告资源紧缺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营销成本加大。发展是解决之道,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开拓二三线市场,增加企业销售和收入[详细]
立白许晓东
个别品种将涨价
  在众多的洗涤用品系列中,他们只有金桔洗洁精这一个品种打算涨价。“我们只是洗洁精的个别低端的品种进行价格调整,而且调整的幅度也很小,都在10% 以内。” [详细]
佳丽宝井内昭
没有接到总部关于涨价的通知
  日本东北部的强震,汽车等电子产品有涨价,但化妆品跟其他产业不一样,原料是统一采购的,保证更好地生产、稳定品牌的发展,现在并没有去考虑涨价问题。[详细]
仙迪阳猛
目前没有强烈的感觉
仙迪集团目前的产品线主要以护肤品为主,洗涤产品较少,洗涤产品价格低,原料成本、运营成本、人力成本一旦有变动,压力就比较明显。面对成本压力,企业可以调整产品结构。 [详细]
涨价缘由:成本上升?垄断?同行竞争?其他?
原因一:原材料+营销费用+人员费用=成本上升
  涨价主要是因为上游原材料石化产品、石油、植物油、无机化工产品等近期平均上涨了40%左右,直接带动日化用品成本增加约20%,因此日化用品终端销售价格上调压力较大。

  一些日化企业通过媒体公开“晒账单”“晒成本”:表面活性剂自去年9月以来每吨上涨超过60%;塑料包装的主要PE材料去年8月以来上涨24%;因油价及高速公路费用的增加导致物流成本上涨5%以上;零售终端费用上涨了10%-15%…… 某咨询师说,产品价格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被企业用在了广告等营销推广方面,部分日化产品的广告和促销员等营销费用甚至占据成本的50%~60%,而且营销广告费用每年都在增长,这给了企业很大的成本压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同种类的日化产品原材料价格在最终售价上所占的比例并不一样,有些仅占不到四成,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日化企业的营销费用却占据了成本的近六成,而且还在逐年增长。

  然而,原料成本上升是爆点,但让日化企业真正涨价的原因是营销推广费用的增加,据了解,部分日化产品的广告和促销员等营销费用甚至占据企业成本的50%~60%,而且营销广告费用每年都在增长,2010年央视和地方卫视的招标火爆程度,加上“用工荒”,员工待遇的增加,的确给企业很大的成本压力。

原因二:企业密谋集体涨价 涉嫌垄断
  
媒体报道称,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立白等四大日化巨头,在广州、重庆、北京等地的超市卖场发布了4月涨价的通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洗护发产品的年销售额约有260亿元,但逾七成的市场份额都被外资品牌占据,其中宝洁就占了一半以上。是否存在企业密谋集体涨价,涉嫌垄断的嫌疑呢?无独有偶,3月初西班牙国家竞争委员会重罚宝洁、欧莱雅等日化巨头,涉案企业包括欧莱雅公司、宝洁公司、汉高集团等设在西班牙的分公司,处以5000万欧元的罚款。与西班牙相比,此次四巨头在我国的集体涨价有相同点:一、八大巨头占据西班牙洗发和护发品领域70%的市场份额,而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几乎占据了我国八成以上的洗涤用品市场份额,垄断性更强;二、前者操纵价格的方式是每半年开一次会,而这四大巨头尚未被发现 “合谋”的方式,但从不约而同集体涨价看,如此“巧合”令人生疑。

原因三:同行恶性竞争 “借助”媒体打压
  
宝洁与联合利华、立白与纳爱斯,四家企业向来是竞争对手,因此,“联合垄断,集体涨价”不排除是一些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一些媒体的炒作,在恰当的时机(如3·15后)利用西班牙重罚日化巨头的事件,引发热点事件,从而吸引消费者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注意,对其施加法律压力,以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也不禁想到,此前霸王二恶烷风波中万玉华的哭诉:“为什么在中国做企业这么难?”而C2CC记者在采访立白企业时,相关负责人称,“不排除竞争对手打压的可能性。”

原因四:企业跟风 趁势涨价
  
日化专家黄志东认为,联合垄断,集体涨价不可能!倒是存在企业跟风,趁势涨价的情况。原因在于:一、四家企业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宝洁与联合利华“涨价”是根据其投资回报率目标“主动”进行,而立白与纳爱斯100%是搭车“被动”涨价。其次,中国日化市场是个规模不大仅2000亿元的市场,但企业4000多家20000多个品牌,不存在“垄断”,所谓的“垄断”,也只是某一品类的垄断,如洗发水品类宝洁第一,防脱功能洗发品类霸王第一。正如纳爱斯董事长庄启传所言:“本土日化洗涤企业总是‘被提价’。”

《广州日报》:多家卖场负责人接到涨价通知
  3月22日,
记者采访了广州多家主要的连锁大卖场负责人,宝洁汰渍、联合利华奥妙都下发了涨价通知,预计4月左右将涨。除了洗涤用品之外,多位负责人纷纷向记者表示,一个月前就陆续收到了飘柔、力士、夏士莲、澳雪、立白、樱雪、六神等个人洗护品牌的涨价通知,有的是口头的,有的是书面的,几乎涉及所有的知名品牌,及大部分的洗涤用品品种,涨幅达到了5%~10%。“目前已涨价的只是小部分品种,大部分品种还处于涨价申请中。”[详细]

《重庆晚报》:洗涤类日化品下月集体调价
  3月23日,
昨日记者从重百、永辉、中百仓储、家乐福等市内大型连锁超市和部分批发商获悉,日化用品将陆续涨价,包括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香皂、沐浴露、洗发水等涉及大多知名品牌。在重百超市解放碑店,各种品牌的日用品目前的价格还没有上调。超市营业员称,这些价格从去年执行到现在,一直未作过任何调整。这种情况在观音桥大融城重百超市、观音桥世纪新都超市、新世纪解放碑超市店、永辉超市较场口店、中百仓储南岸区万寿路店等卖场得到了证实。[详细]

《青年报》:不少日化用品原价已变成促销价
  3月28日
在家乐福浦东三林店,记者发现虽然超市里的日化用品暂时还未提价,但不少日化用品原来的价格已变成了促销价,大力“促销”。记者粗略统计,以这种方式促销的品种有26种,一些知名品牌的纸巾,洗面奶等,甚至放在超市卖场的电梯进出口处“促销”。记者发现,结账柜台前,几乎每个推车内,至少都有两三件日用品。[详细]

本土日化企业怎么办?“自救”才是生存之道

通胀下的企业活法

  面对日化通涨,本土企业想要存活,只有挤压管理空间,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全新商业模式,将企业拉倒一个更高层面的竞争层面,才能脱离低水平价格战的泥潭。企业不倒的核心在于竞争力,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不论什么样的情况,它都能安然度过。除此之外,就是管理,危机来了,人心思变,企业上下更应该团结起来,同舟共济。管企业就是管人心,人心管好了,才能充分利用有限人力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详细]

主动涨价,“自救”才是生存之道

  本土日化企业多年来一直在二三线市场玩“低价战”,许多企业发展艰难,自2003年至今,先后有小护士、羽西、舒蕾、美涛、大宝、丁家宜等民族品牌被“收购”,更有许多小企业半死不活。如今,原料辅料成本、包装容器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广告成本、营销成本等等,涨、涨、涨,什么都涨了,就是日化产品没有涨,原本“硬撑”的中国本土日化,你凭什么抵抗疯涨的CPI?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动涨价“自救”——只有适度规模,适度利润,企业才能够持久、健康发展[详细]

珀莱雅:控制价格,先要内挖潜力

  关于涨价问题,珀莱雅副总经理曹国良认为国内的企业应该慎重考虑。企业首先要内挖潜力,如在生产成本上涨时,通过批量效益以降低成本;其次,在无法内部消化时,可以微调价格,但是要考虑到品牌有没有溢价的能力,这也是考验品牌硬不硬的关键。
  目前来说,珀莱雅品牌还没有相关涨价的消息。企业需要确保产品品质为先,物价上涨的同时,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消费者会从性价比的角度去考虑购买。

京润珍珠,从源头控制成本

  拥有自主上下游供应链的企业或可能在这次危机中杀出一条捷径。京润珍珠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为珍珠,已形成了珍珠养殖、生产、研发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很好的将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而导致市场受影响。
  另外,京润珍珠采用直控终端的营销模式,节省了中间环节,直接对市场终端供货,以实现渠道扁平化,从源头上控制住成本,以确保利润空间。

关于涨价,我有话说

C2CC总编室
内容策划:C2CC编辑部
内容编辑:章章 柯小秦 宇良

特约撰稿人:黄志东
技术支持:C2CC技术部
联系电话:0579-83937777

E-mail:edit@c2cc.cn


声明:本版权归C2CC中国化妆品网所有

关于中国化妆品网 | C2CC动态 | 产品服务 | 合作联盟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11 c2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C2CC中国化妆品网 版权所有